在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的呼聲日益高漲。除了繼續對常規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技術進行研究,不少汽車行業的先行者開始進軍更加高端的燃料電池領域,力圖盡早推出對環境無害的零排放車型。近日,網通社從路透社了解到,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將深化與美國通用集團的合作,二者將聯合修建一座燃料電池廠,該廠將在2025年前實現大規模投產。
與傳統有點混動和插電混動車等車型相比,燃料混動車的優點是污染物零排放、續航里程長,但由于技術難題等原因,研發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多數車企選擇合作開發燃料電池技術。本田和通用自2013年開始在燃料電池技術方面進行合作,研發成果將應用在各自品牌的未來車型中。
在此前的東京車展上,本田曾推出過一款全新燃料電池車CLARITY,新車的續航里程將超過700公里,定位為中型轎車,整體尺寸為4895*1875*1475mm。該車電池組所需空間與V6發動機所需空間相等,電池密度提高60%達到了3.1kW/L,配有70 Mpa高壓儲氫罐,完成充氫只需3分鐘,十分方便快捷。
通用是燃料電池領域的領導品牌,從上世界60年代起就開始進行燃料電池測試,在2002至2012年間申報的燃料電池專利技術數量全球排名第一。通用在2007年實施了Project Driveway計劃,并在之后的幾年內使用119輛氫燃料電池車在實際路況下積累了超過48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受2009年經濟危機的沖擊,通用關閉了位于紐約的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因此放緩了研發腳步。
作為資源十分匱乏的島國,日本政府大力推廣燃料電池動力,除了用于汽車行業,氫燃料電池未來還將應用于工廠電力、市政供暖等領域,各大知名日本車企紛紛與其他車企聯手,如豐田與寶馬合作、日產與戴姆勒集團和福特合作。豐田旗下有Mirai燃料電池車,而奔馳不久后也將推出GLC燃料電池車,這將促使其他車企加快研發速度,從而促進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