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偉
[2016年,香港經濟增幅可望微升至2.5%,其中外部需求對本港經濟的拖累預期會減低,有助內部需求保持強勁。]
[由于商品價格偏軟,通脹已有所下降,在2015至2016年期間,香港的通脹率有望維持在3%以下。]
[香港的房地產價格在2014年第二季度恢復上漲趨勢,如今一般住房價格已經是2008年底時的3倍,豪華住房價格也幾乎翻番。]
過去七年,一直處于低息環境的香港經濟,2016年將面臨利率隨美聯儲加息而逐漸升高以及中國內地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雙重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三發布報告預計,香港2015年實質GDP增幅約2.25%,本地需求將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2016年,香港經濟增幅可望微升至2.5%,其中外部需求對本港經濟的拖累預期會減低,有助內部需求保持強勁。
“隨著美聯儲加息,香港的利率水平將會上升。過去,香港經濟一直受惠于中國內地的溢出效應,但隨著內地經濟轉向增速放緩但更可持續的方向,對香港的溢出效應也會更具挑戰性?!盜MF在報告中稱。
香港的通脹將維持在較低水平,IMF表示,由于商品價格偏軟,通脹已有所下降,在2015至2016年期間,香港的通脹率有望維持在3%以下。經常賬戶余額已降至GDP的2.5%左右,但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中期而言,這一比例有望回升至3.5%左右。
IMF認為,香港經濟增長總體趨于穩定,經濟增長速度只是稍微低于預期,且失業率保持低位。然而,香港經濟眼下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包括美聯儲加息、中國內地的結構性調整,以及香港房地產市場的變化。IMF認同,對香港這種擁有與全球金融服務融合的小規模開放型經濟體系而言,聯系匯率制度是維持其金融穩定的基石。
在2010-2011年經濟強勢復蘇后,2012年以來,香港經濟增速開始放慢,每年GDP增幅保持在2.5%左右。“盡管增速放緩部分原因是經濟趨于成熟后的自然結果,但調整發生的速度比預期更快。一個重要問題是,這種放緩是反映出未來發展潛力下降,還是只是一個周期現象。”IMF指出。
美聯儲加息,將通過聯系匯率制直接影響香港的利率水平。若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或者加息引發大幅資產配置調整,都可能會令香港本土需求受到沖擊。IMF認為,再融資成本提高以及公司債延展成本提高都可能抑制投資需求,而本土需求下跌則會影響資產質量并損害銀行業的盈利水平。
不過IMF的分析也顯示,溫和加息對于本地需求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限,此外,鑒于香港監管機構的審慎措施,香港的金融體系似乎已經準備好了應對利率上升過程中發生的資產配置調整所帶來的沖擊。香港同時還需面對內地經濟變動帶來的溢出效應。房地產行業,尤其是旅游業相關的地產,在開放自由行之后得以快速發展??缇炽y行借貸、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發展,也讓兩地在金融領域的聯系加深。隨著中國內地經濟進入結構調整期,經濟增速逐漸放緩,香港從溢出效應中獲得的利益也在減少。不過,IMF認為,香港本土強大的財政及金融緩沖空間將有助減少這些風險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
另一個挑戰,來自于香港本土。香港的房地產價格在2014年第二季度恢復上漲趨勢,如今一般住房價格已經是2008年底時的3倍,豪華住房價格也幾乎翻番。2015年,私有住房完工數量增速放緩,空置率下跌,商用地產市場也出現類似狀況。
IMF認為,如今,這種上漲勢頭剛有暫停跡象,尤其是在住宅及零售地產的二級市場。雖然已經有初步跡象顯示物業價格趨穩定,但由于基本供應短缺,價格仍然有進一步上升的機會。因此,香港政府應致力實現2014年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對管理公眾就房屋供應及置業負擔能力方面的預期尤其重要。
IMF指出,香港的財政政策應在給予經濟短期支持及滿足未來人口老化及勞動力減少的財政需求之間取得適當平衡。IMF建議,若香港的經濟活動在2016年初顯著放緩,政府應主動利用財政空間來抵御經濟所承受的沖擊,包括擴大針對弱勢家庭與小型企業的紓緩措施,并盡可能加快市區重建及基建有關的開支。
IMF贊同香港政府的施政要務仍然是致力于重整房屋市場的供求平衡,鼓勵香港政府有效落實2014年制定的長遠房屋策略,確保達到額外增加房屋供應的目標,并持續改善公眾對房屋供應及置業負擔能力的預期。IMF指出,如果房屋交易持續減少,降低到對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的程度,香港政府可考慮調整印花稅,不過,與樓市相關的宏觀審慎措施還應當繼續保留,至于是否作出調整就要視金融穩定風險的變化而非整體需求的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