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和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車生產企業。目前一汽集團占60%的股份,德國大眾集團占40%的股份。受去年“尾氣門”事件的影響大眾將面臨巨額的賠款,此前商榷的增持一汽-大眾股份的計劃只能后延。近日,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 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Prof. Dr. Heizmann)在與網通社社長李安定先生會晤時表示:“由于排放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確實也是影響到了我們在中國市場的一些項目,包括一汽-大眾增持的項目,我們不得不推遲兩到三年左右的時間。”
受去年爆發的大眾柴油車尾氣門事件的影響,大眾可能面臨高達400億歐元的賠償。此前商榷的大眾集團在華增持一汽大眾股份的計劃也只能暫停,推遲兩到三年左右的時間。對于此前制定了在中國市場每年投資超過40億歐元,主要用于旗下新車的生產與工廠產能的擴充的規劃,海茲曼表示:“我們每年4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是在內部產生的,所以我們的投資計劃不受影響。”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目前的股份構成比例為:一汽集團占60%,德國大眾集團占40%。細分的話,德國大眾40%的股份中大眾汽車占20%,奧迪占10%,大眾汽車(中國)占10%,這樣的持股比例分配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中比較少。
在此前發布的消息中,中國政府原則上基本已經通過了大眾增持一汽大眾的股份,按照一汽大眾500億歐元的市值來算,大眾將耗資50億歐元將目前40%的股份增加至50%,取得分紅和決策方面的優勢。
隨后,在去年9月份美國環境保護署指控的大眾柴油車尾氣排放作假事件爆發,按照美國每輛違規排放的汽車最高被處3.75萬美元的罰單,罰款總額將高達180億美元。隨即大眾又面臨股價暴跌,市值縮水近300億歐元。再加上全球范圍內1,100萬輛車的召回與整改維修費用,以及消費者及投資者可能要求的索賠也將代價不菲,讓大眾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