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元房租,就能住上一室一廳,幸福感一下子就有了。”66歲的吳師傅在人和新居小區保障房住了3年,沒有經濟來源的他,平時靠低保生活。昨天,記者從昆明(樓盤)市西山區住建局獲悉,過去5年,西山區共啟動了9148套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預計將有2688套房年內分配使用。此外,去年他們還首次試水“以購代建”模式,購買32套小戶型商品房作為公租房使用。
上午11時許,吳師傅下樓到小區門口,花3元在臨時“愛心食堂”打了一份一葷兩素的飯菜,中午、晚上都是如此。“之前租住的房子四五百塊一個月,還沒有廁所。”對于這套住了3年的房子,吳師傅頻頻點頭說,現在屋里樣樣都有,小區環境也不錯,太方便了。記者注意到,人和新居是廉租房小區,住著近500戶低保戶,周邊交通、醫療、餐飲、購物等基礎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等各種建設甚至可以媲美商品房小區。“春雨陽光、人和新居小區這幾個保障房小區離西山區政府還不到兩公里,生活十分便利。”西山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鎮保障性住房是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在選址上他們便力求生活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西山區探索了保障性住房“以購代建”新模式,首次通過購買的形式,向房地產開發商買了32套符合條件的普通商品住房,每套面積均在60平方米以下,作為公共租賃住房使用。目前,已有10套房屋完成裝修工作,其余部分正在抓緊裝修中,下一步待房屋交付后即可分配入住。“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十分稀缺,去年買的32套是找了很多樓盤才談下來的。”西山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公租房的租金一般是市場價的70%。由于合適的小戶型并不多,今年西山區的“以購代建”工作尚未敲定。
如何管理保障房小區、方便人們的生活呢?據悉,西山區住建局建立了保障房小區定期巡查的機制,每周至少1次對小區承租情況進行走訪調查,抽查是否存在違法轉租、轉借等情況,對舉報、投訴信息和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核實并處理。此外,他們還要求物管工作人員在住戶入住時對孤寡老人及生活不便等特殊群體建立了單獨的信息庫,免費提供場地給“愛心食堂”,送餐入戶到年滿60周歲的獨居老人家中,解決老人吃飯難的問題。
5年來西山區啟動9148套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
——廉租住房5122套、公共租賃住房3546套,限價商品住房270套,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210套
目前已建成6250套,剩余2898套正在加緊建設,2688套預計可于2016年年內分配使用。
春城晚報 記者 宋金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