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時隔一年重啟28天逆回購,規模750億元,同時還開展了800億元的7天逆回購操作,再加上4100億的MLF,8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單日釋放流動性超過6000億元——這讓一度高漲的春節前降準預期出現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還在官網發文表示,當前已進入春節現金投放高峰期,銀行體系流動性波動加大,要著力加強流動性監測和預測,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
央行釋放“洪荒之力”,節前降準還有戲嗎?
此前市場對春節前降準的預期頗為強烈,但經過近來央行連續釋放流動性,加上前晚央行最新表態,是不是意味著春節前降準基本沒戲了呢?
此前不少機構預測,春節前央行必有降息降準,至少降準不會缺席。也有不少媒體刊發文“為什么央行遲遲不‘雙降’”,似有興師問罪之意。各種分析雖然不無道理,但終究是看不清央行的心思。
但是,這并不意味這央行將來不會降息降準,現在這么做還有更多的考慮。
一是匯率問題。前段時間人民幣大幅震蕩,并出現一定程度貶值,在央行力挽狂瀾之下,開始逐步企穩。如果選擇此時降息降準,匯率將再次走向貶值。央行要給大家一個預期,近期不能貶值了,要穩。
二是調結構問題。雖然經濟增速在下滑,但也不至于需要放水刺激走老路。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會進行的,當然刺激也需要。去年末就有分析,今年的刺激政策主角是財政不是貨幣,央行降息降準的節奏當然會慢下來,要慢慢適應。
央行放水超6000億!能否拯救A股?
元旦后至今,央行已綜合運用多種工具,向市場投放資金,確保春節前資金面平穩。隨著春節臨近,加之前日開展了逆回購的詢量,因此,前日28天逆回購并未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利率為2.60%,期限涵蓋了春節。
央行釋放流動性,有利于節前市場資金需求的平穩,也會緩解A股市場資金壓力,有利于企穩,但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
這些因素對于短期市場流動性有益,但決定股票漲跌并非完全此因素,比如億萬自由增持的股份變現、經濟下落、新股擴容、年報預期下降等。因此從操作策略來看,短期高拋低吸或更為穩妥。央行放水實際上并不利于匯率穩定,貶值或加大,建議對行情繼續謹慎,采取適量加短線的思路。維穩政策,但市場因素風險不減。
市場經過下跌之后,存在修復性反彈要求,關注受益寬松流動性的金融股。
維穩!維穩!維穩!央行出招捍衛人民幣!
央行最近有點忙,不僅對內要保持貨幣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對外要維穩保持人民幣不要繼續走向貶值。央行如此頻繁出招,真實目的可不是為了拯救A股,還有更重要的使命等著它!
最近央行又放出另外一個大招,這個政策背后意義深遠,有分析認為將有效抑制人民幣投機行為,此時推出正逢其時。
在人民幣匯率經歷前期的“跌跌不休”之后,1月18日央行再次祭出大招,決定自2016年1月25日起,對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存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政策。這表示境外機構零準備金的終結。
以下幾個真相你必須知道:
1、征收準備金是遲早的事情,此時時機已經成熟。
人民幣匯率波動巨大之時,零準備金會助長套利情緒,對穩定市場預期造成威脅。對這部分資金征收準備金是遲早的事,目前時機已成熟。
2、此舉將鎖定多少離岸人民幣?
按目前境外人民幣存款約1.3萬億左右計算,此政策將導致2000多億元的離岸人民幣被鎖定,也有分析認為鎖定額可能超過3000億元。
3、會不會影響境內人民幣流動性?
此舉不會影響境內人民幣流動性,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存放的人民幣依然屬于境外資金,只是在境內人民幣賬戶上,不能隨意在境內流通。而現在收取準備金,主要影響的也是境外機構的流動性。
4、揭秘央行此舉的短期目標,要對誰下手?
征收準備金會進一步增加離岸人民幣存款成本,抬高做空離岸人民幣的代價,抑制套利行為,從而方便央行穩定匯市。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央行多重支持措施下站穩。
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存放這部分資金原本并不征收準備金,因此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是沒有成本的。但現在對這部分資金開始征收存款準備金后,再拆借使用這部分資金,就要付出一定的資金成本。而對做空人民幣的投機者來說,套利空間就沒有那么大了,這也是央行此舉能夠穩定匯率的重要原因。
5、央行阻擊人民幣空頭再發新招!長遠目標是什么?
央行長期策略跟中央政府基本方針有關,通過人民幣貶值,強化實體經濟和企業融資渠道,促進實體發展,抑制海外投機性,讓金融市場回歸更健康的狀態。
目前價格工具很難對離岸人民幣市場起到作用,因為離岸市場主要在香港、倫敦、盧森堡等地,受整個國際市場影響較大,中國要干預離岸人民幣市場,除了市場性的外匯操作,比如之前為了穩定離岸市場匯率,拋美元買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保衛戰,人民幣空頭暫拜下風
在這場人民幣保衛戰中,央行采用了多種戰術連放N個“大招”,只為遏制國際空頭。目前,國際空頭暫拜下風,然而雙方仍在持續交手。以下為相關政策一覽及解讀:
【2016年央行政策解讀】
1月25日起,對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存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央行表示,這一措施有助于抑制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的順周期行為,引導境外金融機構加強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境外金融機構不包括境外央行(貨幣當局)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等境外央行類機構。
1月12日,知情人士透露外匯局要求部分境內銀行做好資本項下人民幣凈流出管理。減少短期內人民幣跨境集中流出,減少離岸人民幣頭寸和流動性。具體要求包括做好境內代理行同業賬戶融資、企業人民幣境外放款、跨境人民幣資金池凈流出等管理。
1月12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自11日起通過中資銀行持續干預匯市。央行此舉旨在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限制游資炒作,或者利用離岸在岸匯差進行套利。
1月7日,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除了繼續在外匯市場直接干預以外,還在考慮采取其他更多措施,以避免人民幣匯率短期出現大幅波動。中國央行會繼續在外匯市場視情況進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操作。此外,中國還將加大對虛假貿易背景交易的核查力度。
【2015年央行政策解讀】
12月末,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已通知至少兩家外資銀行,要求暫停其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的跨境人民幣購售業務。據知情人士透露,星展和渣打均在中國暫停部分外匯業務的銀行之列。
政策解讀:中國監管部門不希望在岸人民幣交易具有投機性質,此舉旨在遏制人民幣走軟形勢下的市場過度投機行為。
11月19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對部分境內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暫停向離岸銀行的人民幣賬戶提供跨境融資。央行據稱要求暫停有資格的離岸人民幣清算行和參加行債券回購交易。央行在窗口指導中未限制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跨境人民幣融資。
據另外兩位國有大行海外分支行人士表示,其所在機構已無法從在岸銀行取得融資。
政策解讀:主要是為了通過降低境內外資金的流動頻率和規模,去穩定離岸人民幣利率,從而減少利率下行對遠端匯率產生的貶值壓力。
9月25日,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再次透過國有銀行在人民幣在岸和離岸市場拋售美元以干預匯率。央行此舉意在維護人民幣匯率在習近平訪美期間的穩定,央行短期內還將持續通過代理行進行干預。
央行的干預目的并非要強行推高人民幣匯率,而是要避免匯率大幅波動,保持基本穩定態勢。中國央行于9月23日透過國有銀行在人民幣在岸和離岸市場干預匯率。
8月末、9月初,知情人士稱,央行將對金融機構代客遠期售匯收取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其后將遠期售匯、買賣期權等納入繳納外匯風險準備金范圍。其范圍包括未來某一時間形成客戶購匯行為的人民幣對外匯衍生產品業務。央行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堅持實需交易原則。
市場解讀:有助于遏制投機做空人民幣需求,減輕央行直接干預的壓力;該新政料將促使投資者轉戰離岸市場,繼續做空人民幣。
上述文字,向我們傳達了以下信息:
1、降準大家暫時不要期待了,至少春節前沒有了。之所以不降準,第一,不想讓人民幣匯率出現新的貶值壓力;第二,既然要搞“供給側改革”,貨幣政策就不能大水漫灌。12月的M2增速已經明顯下降,不僅低于2015年11月,還低于10月份。
2、不要以為央行春節之前只放水6000億(宣布當天就使用了4100億元),那只是“中期流動性”,短期則會通過“逆回購”來進行。至于放水多少,走著看。反正不能讓投機資金完全摸到底細。所以,這次央行“喊話”,其實是傳遞了“半透明”的信息,保持了神秘性、威懾力。
3、用逆回購、MLF、SLF、PSL這些手段放水,不是利益均沾,國有商業銀行當然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利于提振傳統大行業績,相當于間接支持藍籌股走強。而且這類放水,都有回收手段,比降準更加收放自如。只是對于小行和民營銀行來說,基本上只有看的份兒。
如此看來,2016年央行在降準、降息上會比較慎重。事實上,降息空間已經不大。降準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補充外匯占款的下降,保持M2的適當增速。
換句話說,股市樓市可以從央行獲得的利好,明顯不如2015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