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削減鋼鐵產能或造成40萬人失業 威脅社會穩定】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在近幾年淘汰落后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的基礎上,再壓減粗鋼產能1—1.5億噸;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金匯財經)
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在近幾年淘汰落后鋼鐵產能9000多萬噸的基礎上,再壓減粗鋼產能1—1.5億噸;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
對此,新華社26日援引中國冶金工業規劃院院長李新創稱,這可能造成40萬人失業。新華社并稱,中國將建立基金來幫助下崗工人就業。
李新創進一步表示:“相關行業還會有更多工人受到影響,并可能成為一支破壞穩定的力量。鋼鐵行業大規模裁員可能威脅社會穩定。”
盡管中國去年經濟增速(6.9%)已降至25年來最低,但中國領導人仍堅持要削減過剩產能和國企冗員。他們一方面要努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投資拉動型的增長模式,另一方面還要避免經濟進一步放緩,正著手進行著微妙的平衡。
前中銀國際美國辦事處負責人Andrew Collier表示:
這是中國適應經濟增速放緩、效率提高的一個積極跡象,但我們需要觀望有多少裁員會變成現實,中國的高負債將更好地用于支持正在增長的實體業務。
IHS Global Insight駐新加坡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Rajiv Biswas稱:
中國鋼鐵行業2015年一直面臨鋼材價格下滑的局面,行業虧損估計達120億美元。中國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約為3億噸,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重組和整合。
國務院常務會議并指出,將嚴控新增產能,嚴格督查落實國家2013年有關停止備案新增產能鋼鐵項目的決定。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新增產能的技改和產能核增項目。
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化解過剩產能的艱巨性和重要性,關鍵是多措并舉做好職工安置。
1、要引導企業主動想辦法、“發內功”,采取靈活工時、培訓轉崗等發揮內部安置潛力。
2、企業確需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的工資、補繳社會保險費,并做好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等工作。
3、支持創業平臺建設和職工自主創業,將國家返鄉創業試點范圍擴大到礦區,鼓勵職工就地就近創業就業。
4、對失業人員按規定發放失業保險,對就業困難人員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等給予再就業幫扶,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納入社會救助,讓他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