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海市市長楊雄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6年上海將推動一批國有企業開放性、市場化重組,推進一批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基本完成符合條件的國企集團公司制改革。
24日,上海市市長楊雄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6年上海將推動一批國有企業開放性、市場化重組,推進一批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基本完成符合條件的國企集團公司制改革。上海國資改革提速,相關個股活躍。昨天收盤,市北高新漲停,上工申貝漲7%,上海物貿、龍頭股份、蘭生股份等漲逾3%。
今年是
上海國企改革新起點
作為國資重鎮,上海本輪國資國企改革已走過近兩年,在上海國資委看來,2016年將會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下半場的新起點。去年底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林益彬表示,2016年將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新起點。2015年12月24日,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宣布,將持有的0.47%上海電氣股權以及4.99%海立股份股權,無償劃轉給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這是為上海2016年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做的序曲。
陸家嘴上周五公告,浦東國資委正在策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1月22日開市起停牌。人士分析,從公告內容看,此次重大事項已經明確由浦東新區國資委主導,進行大手筆國企改革的概率較大,上海國企改革也有望迎來大動作。2016年作為上海國企改革新起點,將有更多的國企改革案例落到實處,資本市場應該予以關注。
業內人士亦指出,供給側改革將加快國企改革,在地方各級政府盤活資產的內生驅動和供給側改革的外部推動下,2016年地方國企混改、整體上市的步伐會加大,未來幾年可能有近10萬億元地方國企資產實現證券化,這將帶來大量投資機會,其中上海本地股有望成為各路資金的熱捧對象。
新興產業等
布局集中度將達75%
楊雄指出,今年上海將探索建立市場化選聘和管理經理人的制度,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集中。并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
上海國資委近日也提出將推動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作為2016年上海國資混改的主要實現方式。各類投資主體的引入,將使國資國企引發大規模的股權轉售、股權投資等并購重組。上海電氣1月14日晚間公告稱,上海市國資委原則同意公司本次資產重組方案。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注入控股股東電氣總公司逾63億元戰略性資產。交易完成后,上海電氣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將豐富工業裝備、高效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與環保等板塊業務,電氣總公司將實現旗下與上市公司相關的經營性核心資產上市。
在1月18日下午召開的國企工作會議上,上海國資委提出,2016年將穩妥發展混改,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產業方面,將支持國資在重點行業優化產能拓展市場,適時推動燃氣行業企業改革,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行業探索特許經營;重點推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新材料等重大項目,服務業重點發展數據服務、數字互動、移動電商,國資在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的集中度達到75%。
推動混合制
整體上市將加快
推動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發展公眾公司,是上海國資混改的主要實現方式。
去年11月,隧道股份總裁、黨委副書記周文波曾表示,在上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中,隧道股份作為全國首家主板上市的建筑企業公司,在2012年順利接收母公司(上海城建集團)的核心資產注入的基礎上,已正式替代母公司全面管理其所有國有資產,這意味著上海城建已完成整體上市,將以“隧道股份”的名稱在多領域全新啟航,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大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
除了上海城建集團推進整體上市外,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童繼生也已經提出,布局全球化、加快整體上市,是該集團一項主要任務目標。目前,上海紡織集團旗下有一家控股公司——龍頭股份,紡織集團持有30.08%股權;受托管理上海國資委旗下的申達股份(600626).
上海華誼集團也已經計劃以集團整體上市為動力,加快改革,創新模式,構建公眾公司運作機制。目前華誼集團旗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三愛富、氯堿化工以及雙錢股份。據悉,華誼集團已經成立了推進整體上市工作的相關小組,并對擬上市核心資產開始梳理。
去年11月初,浦東新區舉行第二批國資國企改革啟動會,新一輪改革將凸顯科創中心建設這一戰略性目標。本輪改革完成后,浦東將完成75%的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據《浦東時報》報道,本批國資國企改革主要有三大重點,一是聚焦三大主體,著力打造“張江科技城”建設;二是將原東岸公司與濱江公司等浦東國資委體系內的相關企業整合,組建為注冊資本20億元的浦東國有獨資東岸集團; 三是加快浦東投資控股集團建設。
據業內人士統計,在A股市場有72家與上海國資相關的股票。這些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超過1.3萬億元,資產主要集中在汽車、地產、建筑、電力設備、交通運輸和商貿零售。在國資委集團層面,資產總量將近10萬億,屬下擁有52家集團。目前來看,混合所有制是上海國資改革的最主要形式,通過并購重組和引進戰略投資者來實現。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改革方式將會更加多元化。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國企改革是2016年值得重點關注的主題。作為地方國有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與地方國企改革龍頭,上海國企改革基礎扎實,推進迅速。2016年將有更多國企改革落到實處。推薦兩條主線:首先是劃歸上海國有資本流動平臺旗下的上市公司,其中主業經營狀況一般公司未來可能引入優質資產,如海立股份、申達股份、上海機電、氯堿化工、交運股份等。其次是擁有多個上市平臺的國資集團。如儀電集團目前擁有兩大上市平臺,其中飛樂音響已并購優質資產,儀電電子尚無重大改革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