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營業稅為地方主體稅種,收入完全歸地方所有。改成增值稅后,若按照目前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成的話,剩下四大行業作為地方收入重要來源,若只能留給地方25%的比例,將對地方財力造成很大沖擊。
據悉,營業稅為地方主體稅種,收入完全歸地方所有。改成增值稅后,若按照目前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成的話,剩下四大行業作為地方收入重要來源,若只能留給地方25%的比例,將對地方財力造成很大沖擊。
從2011年開始,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腳步就在不斷推進。
201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表示2016年要全面推開營改增,這將進一步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據悉,為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確保改革措施落實到位,增值稅分享比例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后要做合理適度調整。
李克強是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座談會做出上述部署。財稅改革作為2016年重點推進的四大重點領域改革之一,國務院特別召開專門會議,對此進行安排。
會上,財政部作了匯報,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廣西、云南、陜西11個省(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后發言。
據悉,營業稅為地方主體稅種,收入完全歸地方所有。改成增值稅后,若按照目前中央和地方按75:25分成的話,剩下四大行業作為地方收入重要來源,若只能留給地方25%的比例,將對地方財力造成很大沖擊。
尤其是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類服務業這四大領域,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較大,全面推開營改增后,會給地方財政帶來較大減稅效應。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下滑、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全面推開營改增,無疑將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困境。
在這一背景下,營改增改革如何保障地方積極性,進而保證改革的順利推進呢?
李克強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要有利于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通過完善中央與地方事權和財力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形成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在發展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增值稅分享比例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后要做合理適度調整,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營造主動有為、競相發展、實干興業的氛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在2015年年末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就曾研究調整增值稅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比例劃分。地方增值稅分享比例有望調高。
業內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短期可將地方在增值稅中的分享比例提高到40%或者50%,但這個比例的提高也容易造成地方政府行為的扭曲,還可以考慮其他提高地方分享比例的辦法。
李克強指出,全面推開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要著眼調動市場主體發展積極性。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營改增改革要確保穩步推進。李克強指出,今年全面推開營改增并加大部分稅目進項稅抵扣力度,將帶來大規模減稅,中央和地方都要采取措施落實到位。要把握節奏、穩妥推進,采取增量式、漸進式方法推進改革,避免財力分配格局變化對經濟平穩運行造成影響,確保相關改革措施盡早見效。
不過,應對減稅壓力,政策上早有儲備。2016年財政赤字將適度擴張,擴大的赤字規模將主要用于減稅。
李克強指出,當前財政收支壓力較大,要把應對現實挑戰、推動長遠發展和實施改革攻堅更加緊密結合起來。各部門、各地方要講大局、算大賬,破除利益藩籬,上下同心推進改革,用改革新成效譜寫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