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由于“3·30”新政、央行降準降息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一線樓市率先在全國回暖復蘇。同時,一線城市“地王”頻出,市場看漲情緒在加重,也促進了一線樓市房價的快速上漲。
某研究院26日發(fā)布報告指出,2015年一線樓市領漲全國,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6809元/平方米,相比2007年和2010年分別上漲了136.8%和44.8%,相比2014年則上漲了16.7%。
從2015年全年的態(tài)勢看,自2月份開始,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和成交價格均開始快速上漲,成交量在4月份達到高值,并一直延續(xù)到12月份。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為357萬平方米,環(huán)比增加26.7%,同比減少33.2%;成交面積為521萬平方米,環(huán)比增加39.5%,同比增加5.3%,成交量創(chuàng)2010年以來歷史新高。
從供應端來看,年末是各房企沖刺銷售指標和業(yè)績排名的時期,在推盤力度上有所增加;而從需求端來看,在政策繼續(xù)寬松、一線“地王”因素等作用下,改善性需求積極釋放,購房者入市情緒高漲,不少客戶為了趕在年底完成交易,出手頻率加快,使得年末一線樓市“翹尾”收官。
全年來看,2015年全年樓市格局轉變?yōu)楣┬∮谇螅?015年新房供應量為3659萬平方米,成交量為4141萬平方米,與2014年相比,供應量降低12.3%,成交量增加32.3%,一線樓市改善性需求和剛性需求在2015年得到積極釋放,致使房價飛速上漲。
在價格方面,2015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9231元/平方米,北上廣深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別為29654、33624、15981和42387元/平方米,同比增幅分別為14.7%、12.0%、9.2%和59.9%。
這其中,深圳房價獨領風騷,而距離深圳100多公里外的廣州雖屬一線城市,但房價卻相當于廈門、南京等二線城市。
由于供不應求,一線城市的存銷比持續(xù)走低。2015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3396萬平方米,環(huán)比減少4.6%,同比減少12.9%。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持續(xù)走低。按照“存銷比=庫存量/近6個月成交面積均值”的公式計算,一線城市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為8.8個月,相比11月份9.8個月的數(shù)值減少了1個月,創(chuàng)本輪去庫存新低值。
分城市來看,12月份,北上廣深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9.7、8.0、10.1和7.1個月。深圳的去化周期最短,2015年深圳存銷比一直處于低位,位于8以下,這也是此輪深圳房價領漲全國的重要原因。
月內分析,2016年,經(jīng)濟下行壓力下,全國政策聚焦去庫存、促消費。一線城市房地產(chǎn)市場會緊跟全國走勢,但因2015年房價漲幅過大,相應機構和部門可能出臺一些政策和措施來促進房價穩(wěn)定。如1月份,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出臺“深圳中介買二手房需3年社保”的規(guī)定,旨在抑制深圳房價過快上漲,也釋放出一線樓市政策或將趨緊的信號。
另一方面,過快上漲的地價之下,也面臨著不小的風險。根據(jù)報告顯示,2014年一線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7429元/平方米,2015年成交價不斷攀升,全年土地成交均價漲至13745元/平方米,同比增幅高達85%,遠遠超過了房價的漲幅。
在日前召開的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廣東省人大代表、時代地產(chǎn)集團董事長岑釗雄告訴《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6年,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會進一步拉大。一線城市、大的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些城市的地價往上走也是正常,“有的地方想招人去都沒人去,土地也沒人去買。”
“土地價格有市場自動會調節(jié)。至于是高還是低,最終還是取決于消費者是否有消費力去承受。”岑釗雄說,市場就是一個最好的調節(jié)器,消費者承受不了,那么企業(yè)就要去做相應的調整。“目前有能力在市場去買地的發(fā)展商是行業(yè)里面做得比較好的,他們有自己的判斷,不會糊里糊涂地去買一塊很貴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