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美林:中國經濟放緩不會引發全球衰退且可避免硬著陸】當前,鑒于中國金融市場動蕩,使得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預測悲觀,此也促使投資大鱷索羅斯等在上周預測中國經濟將硬著陸,這將惡化全球通縮風險。
當前,鑒于中國金融市場動蕩,使得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預測悲觀,此也促使投資大鱷索羅斯等在上周預測中國經濟將硬著陸,這將惡化全球通縮風險。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也認為,受中國拖累,今年全球經濟增長不到2%,接近衰退水平。不過,美銀美林則指出,不管引發下一次全球經濟衰退的是什么原因,那都不太可能是中國。
日前,美銀美林認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避免硬著陸,同時政府也能夠控制住金融市場動蕩帶來的風險。通過對貿易、資產組合和商品渠道的分析發現,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將會削弱投資者信心,但不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溢出效應.
美銀美林資深全球和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Hanson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增長放緩不會對發達國家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應,但某些經濟體受到的沖擊將會更嚴重。
對中國影響的擔憂集中于其對全球增長日益增長的貢獻,2015年達到1.3個百分點。受沖擊最嚴重的是那些主要出口國如韓國和澳大利亞這樣的商品出口國。東南亞國家可能會因嚴重依賴中國的借款人不良貸款攀升而感到沖擊,如一些商品出口商。
該行指出,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都沒有受到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收縮帶來的影響。雖然目前中國的體量比當時陷入危機的國家總和還要大,但美銀美林指出,關鍵不在于經歷沖擊的經濟體規模大小,而是沖擊本身大小和細節。今天小型沖擊可以在不影響大問題的情況下被吸收掉。
鑒于近期經濟數據總體表現尚可,雖然2016年初股市和貨幣比較糟糕 ,美銀美林認為中國前景仍是相對樂觀的。周二,因擔憂資本加快外逃,中國股市跌至13個月來最低水平。
根據彭博社數據,2015年大約有1萬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相比2014年增加了7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擔憂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本月初,人民幣跌至5年來最低水平,過去一年跌幅超過5%。
另外,中國就業市場可能面臨困難。政府計劃削減粗鋼產能,可能導致40萬人失業,而這會引發社會不穩。
為了避免經濟衰退,中國政府需要推動艱難的服務業和金融業改革。美銀美林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基準股指有可能進一步下跌30%左右,盡管如此,中國經濟將會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