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年內第二次恐慌性拋售 暴跌還將發酵?】市場恐慌情緒如寒潮迅速蔓延,并且,這次,恐慌不僅僅是普通投資者。在1月26日的暴跌當中,機構也出現了恐慌性甩賣,這種情形與1月7日的暴跌如出一轍。機構二度大甩賣之后,A股的嚴冬還有多遠?
“霸王級”寒潮之下,A股難堪重負。
1月26日,A股再現千股跌停,上證指數跌破2800點,創下自2014年12月以來的新低,并且,除了寒潮,股評家們這次也找不出多少實質性的利空解釋這波暴跌。
市場恐慌情緒如寒潮迅速蔓延,并且,這次,恐慌不僅僅是普通投資者。在1月26日的暴跌當中,機構也出現了恐慌性甩賣,這種情形與1月7日的暴跌如出一轍。
機構二度大甩賣之后,A股的嚴冬還有多遠?
龍虎榜機構再現大甩賣
1月26日,滬深交易所龍虎榜數據中,罕見地出現了機構一邊倒大甩賣的情景。
在龍虎榜數據當中,機構專用席位向來是衡量機構在活躍股上買賣力量的重要風向標。獲得多家機構席位連續買入的個股,從數據上看中長期都會有較好的表現。與此同時,機構席位在活躍股上的交易金額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機構在當前行情中的買賣意愿。
在1月26日的暴跌當中,機構席位則出現了罕見的恐慌大甩賣。當天,機構席位在活躍股上的成交量大幅縮小,當天機構席位總成交金額僅有15.5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下降了33.16%。與此同時,在當天的成交當中,機構買入金額占比僅為22.24%,賣出金額占比則高達77.76%。而在此前,機構買賣比例一般呈現均衡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今年以來機構第二次出現恐慌大甩賣。
上一次機構在活躍股上進行大甩賣是在1月7日。當天機構在活躍股上成交金額為10.96億元,買入金額占比為21%,賣出金額占比為79%。需要指出的是,1月7日機構在活躍股上進行恐慌大甩賣之后,A股重心迅速下移,1月7日以來,上證指數從3100點步步失陷,累計下跌了18.21%。
基金重倉股成暴跌重災區,公募在出貨?
“暴跌中賣出主力推測為公募。”私募機構贏睿投資在復盤1月26日的暴跌時指出,當天盤面顯然有大資金在權重股上賣出無疑。就了解到的情況,目前市場內尚存活的私募,倉位基本都在3成以內,即便賣出對市場不會有這么大沖擊。國家隊在這個價位最多因短期資金問題而袖手,但不會主動砸盤。
1月26日,共有1121只股票跌停,而在基金去年四季度1798只重倉股當中,當天跌幅超過9.98%的就有557只之多,竟占了兩市跌停股的一半。1798只基金重倉股中,跌幅超過8%的個股就有1119只,占比超過60%。
在這些跌停的基金重倉股當中,有不少股票恰恰是機構在大筆拋售。
三峽水利(600116.SH)當天就遭遇兩家機構拋售,分別賣出了790.19萬股和146.44萬股。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共有7只基金持有三峽水利8.02%的股份,當中工銀瑞信生態環境持有1119.88萬股,此外還有3只基金持股量超過140萬股。當天兩大機構賣出股票的數量和這幾只基金持股數量頗為相近,該股基金拋售的可能性極大。
不僅跌停拋售,對于上漲中的個股,基金拋售更是急于出貨。勁勝精密(300083.SZ)在1月26日的暴跌中逆市漲停,而其盤后龍虎榜數據則顯示,在漲停的過程中,有4家機構正排隊出貨。四家機構合計賣出金額占該股當天成交金額的16.97%。
值得注意的是,勁勝精密也是去年四季度基金的“愛將”,共有25只基金將該股納入前十大重倉股,合計持有該股流通股比例的17.07%。當天四大賣出的機構席位分別賣出了393.7萬股、354.07萬股、276.66萬股和179.30萬股。查閱重倉該股的基金,記者發現,持股數量超過180萬股的就有6只,其中鵬華醫藥科技持有355.51萬股,華安智能裝備主題持有276.74萬股,這兩只基金的持股數量與當天賣二、賣四機構席位的出貨數量也十分吻合。
公募大量賣出的原因是什么?
贏睿投資認為,公募拋售可能是銀行表外票據融資進入股市的部分大規模贖回有關。導火索就是上周四的農行票據案爆發。
“上周四東窗事發,我們猜測受此案件的刺激,上周五大量票據資金贖回公募基金,回補重復質押的窟窿,T+2差不多周二逼迫公募砍倉權重股”。贏睿投資推測道。
千只私募再臨清盤線,清盤壓力下或再現拋售?
私募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這波暴跌以來,不少“硬扛”下來的私募再度面臨清盤危機。
數據中心最新數據顯示,這波暴跌下來,瀕臨清盤線的私募產品已經多達680只。
數據顯示,2016年1月1日至26日有更新凈值的5662只八大策略基金產品(含復合策略、股票策略、管理期貨、宏觀策略、事件驅動、相對價值、債券策略、組合基金)數據統計,凈值跌破0.8的達680只產品,占比達12%,其中凈值跌破0.7的有327只產品,占比達5%。
“市場上大多數陽光私募基金的清盤止損線一般設置在0.7元或0.8元,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比例的陽光私募產品已經面臨清盤危險。研究中心指出。
當中就有不少明星私募的身影。
星石投資旗下就有29只產品凈值跌破0.8元,其中有15只產品1月15日的凈值只有0.6606元。
尚雅投資也有18只產品凈值跌至0.8元以下,景林資產、惠正投資、匯利投資、鴻道投資等大牌私募都有產品跌至清盤線附近。
2014年私募亞軍滾雪球投資旗下多只產品凈值低于0.8元,“滾雪球3號”最新凈值僅為0.6562元。
有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在清盤線的壓力之下,首先會選擇與投資者進行溝通修改合同,取消或降低清盤線。但是,在持續暴跌之下,如果與投資者不能達成一致,大批私募產品還將面臨清盤危險,這對暴跌中的大盤而言無疑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