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舉行的“2016綠色供應鏈上海高峰論壇”上,上海正式啟動“100+企業綠色鏈動項目計劃”。
28日舉行的“2016綠色供應鏈上海高峰論壇”上,上海正式啟動“100+企業綠色鏈動項目計劃”。
上海市環保局表示,推進綠色供應鏈對踐行綠色發展是有益探索和嘗試。政府將積極引領,鼓勵企業更主動地采取綠色生產方式,公眾更自覺地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并希望龍頭企業率先示范,帶動供應商、消費商、全行業、甚至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該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各區縣、工業園區等合作攜手,共同為上海的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做出貢獻。
綠色供應鏈是一種通過市場力量推動企業主動提高環境管理標準、防范環境風險的創新性環境管理手段。據悉,三年前,“國合會上海綠色供應鏈政策示范項目”在上海正式啟動,上海市環保局聯合市商務委員會和外商投資協會,與上海多家國有和跨國企業合作,共同開展了一系列試點工作和實踐。
作為一種防范供應鏈環境污染風險、推動產業整體轉型升級的創新性的環境管理手段,綠色供應鏈已得到了許多發達國家企業和政府的廣泛接受和日益重視。隨著近年來綠色供應鏈在國內引起的關注,一批本地龍頭企業也站在了探索和實踐的前線,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己任,共同支持中國的環保事業。
“推動環保創新共謀綠色轉型”2016綠色供應鏈上海高峰論壇由環保部東盟中心、上海市環境保護局、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指導。來自全市100多家優秀企業齊聚一堂,分享綠色供應鏈優秀示范案例,為上海的綠色發展共繪愿景。上海市環保局方面表示,在十三五環保規劃的開局之年,上海將繼續創新環境管理,提升智力能力,攜手企業和公眾,共同為推動上海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而努力。
據悉,2011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向國務院提出了在中國發展綠色供應鏈的政策建議。2014年,“APEC亞太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正式成立。依托綠色供應鏈促進平臺,上海市環保局積極推動企業開展綠色供應鏈,一批優秀企業踴躍加入。
上海通用汽車在“綠動未來”的發展戰略指引下,建立了“綠色供應商”授譽制度,每年根據供應商的綠色評估和綠色績效提升情況,開展“優秀綠色供應商”評選。自2009年起的5年中,帶動近300家供應商共同投資實施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項目,共計節約能源費用超過3.5億元,收回了相關投入成本。百聯集團旗下的聯華超市,從自身門店綠色改造入手,朝三綠工程(綠色消費、綠色市場、綠色通道)目標邁進。對單個門店進行綠色改造,投資185萬,一年省電量可達到72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65噸,投入的成本在3年內可以收回。
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主任郭敬表示,上海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以企業為主,以實踐促創新,引潮流所向,開風氣之先。他指出,上海經驗必將引領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推進綠色轉型。郭敬認為,上海綠色供應鏈優秀案例和管理模式是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有益實踐,更為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將充分發揮支撐平臺作用,支持上海綠色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