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公司員工持股浮虧逾50% 部分員工持股迎解禁】2015年以來,有200家公司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近七成的員工持股賬面已出現浮虧,有14家公司的員工持股跌幅超過50%。
覆巢之下無完卵,市場連續大跌,被投資者視為“安全墊”的員工持股計劃大面積破發的現象也已出現。據數據統計,2015年以來,有200家公司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近七成的員工持股賬面已出現浮虧,有14家公司的員工持股跌幅超過50%。
個別員工持股浮虧嚴重
2014年6月20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從而拉開了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的大幕。尤其是在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實施迎來了一個小高峰。據數據統計,從2015年以來至目前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滬深兩市中已有200家公司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
不過,隨著A股市場在去年中期由牛轉熊之后,員工持股計劃大面積浮虧的情況開始出現。數據顯示,上述的200家公司中,已有139家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出現浮虧,占比達到69.5%。其中,浮虧程度超過50%的,有14家公司;另有85家公司的浮虧程度在20%以上。
具體來看,浮虧榜中位列第一的是龍凈環保,浮虧已達到68.55%。2014年10月10日,龍凈環保推出了一份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分10期實施,自2014年度始至2023年度止。在2015年的前7個月里,公司已完成了前兩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期是在2015年3月18日完成,第二期是在2015年7月4日實施。兩期合計起來,共買入了龍凈環保339.85萬股。
龍凈環保去年二級市場上的股價如同過山車,6月前一路狂飆,但此后又如同滑梯般一路下滑,到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買入時,股價已較第一期買入價出現“腰斬”了。
龍凈環保董秘辦一工作人員昨日對記者表示,公司股價走勢不好,主要還是跟整個市場環境有關,“我們整個員工持股計劃會按照計劃繼續實施下去。”
另外,萬達信息、武漢凡谷、廣聯達等公司員工持股賬面上浮虧超過55%。
“員工持股浮虧很正常,大股東增持或增發的也一樣下跌了,現在的市場沒有什么絕對安全資產,投資機會要看具體標的資質和未來成長前景。”國都證券分析師肖世峻昨日對記者表示。
部分員工持股迎來解禁
資料顯示,部分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將在今年陸陸續續迎來解禁期。日前,海普瑞就發布公告稱,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持有的公司股份795.61萬股將于2016年7月27日到期。海普瑞員工持股當時買入價是21.37元,對比昨日收盤價25.48元,賬面還是有盈利的。
不過,也有一些即將迎來解禁但仍處于深度套牢的公司。武漢凡谷去年6月15日完成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當時買入的均價為26.7元,購買數量為363萬股,鎖定期至今年6月16日止。武漢凡谷昨日收報9.95元,意味著其員工持股賬面浮虧約63%。
“員工持股計劃到解禁的時候,賬面上還是虧的話,我們到時會開股東大會討論具體的處置方法。公司生產經營這塊目前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我們的員工對公司整個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大家也知道近期公司股價不好是受市場影響所致。”武漢凡谷證券部有關工作人員昨日這樣對記者表示。
信達證券分析師胡申在近日的研報中認為,持股成本是員工持股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接近甚至跌破,便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和明顯的投資機會。建議從幾個角度篩選跌破成本的員工持股標的:一是杠桿高低,二是員工持股占比,三是業績狀況,四是跌破成本比例。并建議關注臨近解禁的標的。
“我們認為2014年為員工持股的孕育年,2015年為爆發年,2016年則為收獲年。隨著2014年6月員工持股試點的開始,二級市場購買模式也一直是主流。根據我們的統計,該模式的鎖定期基本為一年,所以今年將進入集中解禁的階段。預計該期間大股東對股價的訴求會比較強烈。”胡申這樣認為。
對此,肖世峻則顯得比較謹慎。他認為,現在市場對公司一些利好都不怎么買賬,目前浮虧的員工持股,解禁后能否順利解套還要打一個問號。
仍有公司在推員工持股
員工持股大面積浮虧,并沒有影響到近期其他一些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在有條不紊地推行。
1月25日,大立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董事會及股東大會通過的員工持股計劃業已實施完畢,“金中投大立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已通過二級市場累計購入本公司股票622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36%,成交均價11.09元。上述購買的股票鎖定期為自本公告日起的12個月。
數據也顯示,本月以來,已有42家公司完成員工持股計劃。其中,有35家公司賬面已出現浮虧,浮虧程度最大的是旗濱集團,已虧損了36.74%。有7家公司賬面出現浮盈,浮盈最大的是達華智能,浮盈176.85%。
肖世峻對記者表示,經過市場調整,現在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相對以前肯定是安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