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將取得實質進展。農業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實現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高標準建成農村全面小康。
到2020年,我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將取得實質進展。農業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實現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高標準建成農村全面小康。記者昨日從市政府網站獲悉,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結合我市實際,市政府辦公廳下發《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園區將達50個
《意見》提出,要打造創新高效型、標準品牌農業,不斷提升農業產出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研究出臺激勵農業創新創業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搭建農業創新創業平臺。力爭到2020年,建設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園區50個、農業科技創新轉化平臺50個;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農業信息化普及率達到80%;推動高端農業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800億元、現代種業產值突破100億元;強化標準化基地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市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比重達到80%、建成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850個;強化標準化生產管理認證,力爭到2020年,全市“三品一標”認證超過1400個;推動農業品牌化建設,力爭到2020年,國家級品牌達到110個。
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達75%
《意見》提出,要打造生態安全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強化農業資源保護,力爭到2020年,全市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達到75%;推動農業生態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市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升到0.57,化肥、農藥有效利用率達到40%,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農膜回收率達到80%,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占比達到35%;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制度。
按照《意見》,我市還將打造開放合作型農業,將通過強化農業對外開放,加強多領域合作交流和農業區域合作等,提升現代農業國際化水平。
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將達10萬人
打造幸福共享型農業,推動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意見》提出,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10億元;推動產村融合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基本完成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推動美麗田園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市鄉村旅游收入突破500億元,積極創建5A級景區1個。
《意見》還提出,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撐體系,力爭到2020年,全市銷售收入過百億的龍頭企業達到8家,農民合作社輻射帶動農戶超過50萬戶,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規模經營面積達到全市耕地50%以上。同時,構建農業人才支撐體系,力爭到2020年,全市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7000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萬人,其中農業職業經理人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