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升級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體系】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會部主任任春生29日在北京表示,隨著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簡稱“償二代”)正式實施,中國保險業抵御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同時還有助于引導該行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會部主任任春生29日在北京表示,隨著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簡稱“償二代”)正式實施,中國保險業抵御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同時還有助于引導該行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保險業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償一代”)始建于2003年。由于該標準體系日益難以適應保險業發展和監管的需要,保監會于2012年啟動了“償二代”建設工作,計劃用3到5年建設起新一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該體系的核心是“三支柱”,包含了定量監管、定性監管和市場約束。
近日,保監會發文決定結束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體系雙軌并行的過渡期,正式切換為“償二代”。
任春生在當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從2015年開始,“償二代”順利完成了四個季度的試運行。試運行平穩、風險可控、成效顯現。
從行業整體看,“償二代”下償付能力保持充足、平穩;從公司情況看,“償二代”能更好識別高風險公司,引導保險公司積極調整經營理念、市場策略和風險管理,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改善償付能力。
對于“償二代”正式實施后保監會的下一步工作,任春生指出,一是要完善保險業審慎監管體系;二是跟蹤完善“償二代”標準,通過監管升級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服務經濟社會“新常態”發展;三是繼續做好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狀況的監測、分析、預警等工作,做好風險防范,守住風險底線;四是運用“償二代”國際影響力,積極參與國際保險監管規則的討論和制定,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