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三包”理賠糾紛,東洋(通伊歐)卡客車輪胎的部分中國經銷商圍堵其山東工廠,要求解決問題,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
前段時間,因“三包”理賠糾紛,東洋(通伊歐)卡客車輪胎的部分中國經銷商圍堵其山東工廠,要求解決問題,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
此事尚未了結,近日,又有經銷商向輪胎世界網爆料:東洋的轎車輪胎曾出現質量缺陷,并有大量問題輪胎流入市場。
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輪胎世界網拿到一份關于東洋(通伊歐)轎車輪胎的檢驗報告,送檢的輪胎生產于2013年2月。檢驗結論表明,東洋的這批轎車輪胎存在助劑析出現象,屬配方缺陷產品。
該檢驗報告由沈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的沈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做出。
據知情人介紹,這批問題輪胎時間一長,輪胎外側就會冒出一層白沫,里側則是黑乎乎的油銹。“我們俗稱浮蠟胎,因為輪胎上面會浮起一層像白蠟一樣的東西。”
據了解,由于表面被“浮蠟”覆蓋,這些輪胎的制動性能會明顯降低,影響行車安全。
上述經銷商表示,經過實際測試,在車速達到100千米/小時的時候,這批輪胎的平均剎車距離較正常輪胎增加了兩米。
“先不說冒白沫對環境有沒有污染,要是剎不住車,緊急的時候是能要人命的。”有知情人士向輪胎世界網如是說。
經輪胎世界網核實,這批問題輪胎的類型是雪地胎,主要銷往北方冬季胎市場,沈陽、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多地經銷商都曾接到過這批輪胎。
有東洋經銷商稱,東洋輪胎自己一直不承認這是浮蠟胎,“他們管這些輪胎叫‘美容胎’,說是為了美容打的蠟。”
中方高管曾提醒影響
據了解,這批問題輪胎價值約2000萬元,全部混在正常輪胎中配給經銷商,在中國市場上銷售。
知情人士告訴輪胎世界網,東洋張家港工廠在這批輪胎未出廠前就已經發現問題。由于輪胎表面有白色析出物,為了向經銷商及消費者隱瞞缺陷,工廠的日方管理人員讓中國工人對這批輪胎進行清理。
該知情人士透露說:“工廠當時把所有員工全調到倉庫,用汽油擦試這些輪胎。”
據輪胎世界網了解,硫化橡膠遇到汽油會發生溶脹現象,因此用汽油擦拭輪胎,會腐蝕表面的橡膠,胎面會發粘、發軟,影響輪胎壽命。
在這批輪胎流入市場之前,東洋輪胎中國區一名市場總監曾提醒日方管理人員:“這樣的輪胎不能往市場上賣,如果賣了,造成不良影響,損失的不僅僅是這幾千萬元的輪胎。失掉信譽后,東洋損失的將是中國幾億元的輪胎市場。”
按照正常處理辦法,這批輪胎應該被全部銷毀。遺憾的是,這些警告顯然沒有人聽進去。當年,這名總監便被調到亞洲其他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