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說話:股權質押、兩融、減持對A股拋壓到底有多大】股權質押、兩融、大股東董監高減持對A股實際形成的拋壓有多大?周五證監會發布再度提及這些重點數據。(證券時報)
股權質押、兩融、大股東董監高減持對A股實際形成的拋壓有多大?周五證監會發布再度提及這些重點數據。
兩融兩融風控處于安全狀況
截至1月28日,融資融券余額9149億元,各項風險控制指標處于安全狀況。
一是客戶整體維持擔保比例為225.5%,仍遠高于150%的預警線。其中維持擔保比例高于200%的客戶負債4169億元,占比仍接近一半。低于130%的客戶負債144.6億元,僅占1.55%,只占今年以來A股日均交易額的2.7%。
二是客戶日均平倉金額為4946萬元,較去年日均水平下降47%。平倉金額超過1億元的有4個交易日,其中1月11日為1.37億元,14日為1.33億元,27日為1.07億元,28日為1.59億元,占當日A股普通交易額的比重為萬分之四。
三是客戶融資余額主要分布在市盈率相對較低的標的股票。據統計,按動態市盈率計算,市盈率在50倍以下的股票融資余額5443億元,占標的股票融資余額的62.7%,較去年底上升了12個百分點,穩健性有所增強。
點評?對于當前兩融情況,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戴康、喬永遠給出分析稱,估算負債部分平均維持擔保比例190%左右,接近去年下半年股災低點,意味著可能在接近底線,樂觀看是流動性尚未出問題;但悲觀看當前補倉能力更弱。
股票質押低于平倉線融資余額200多億
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數據,截至1月28日,證券公司開展的場內股票質押回購業務融資余額為7000余億元,整體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約249%,低于平倉線的融資余額為200余億元。
點評?7家公司因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而停牌,對市場造成的更多是負面心里暗示。很多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的拋壓可以通過部分償還負債或者補充質押物的方式緩解,但存在大股東變更的風險(協議轉讓),會影響市場對于公司估值的判斷。
大股東增減持1月增持117億、減持75億
2016年1月4日至1月28日,已有389家上市公司實施股東增持計劃,增持股份數量為10.23億股,增持金額116.69億元。
2016年1月9日-1月28日,滬深兩市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共減持4.61億股、74.78億元(滬市1.55億股、27.69億元,深市3.06億股、47.09億元),共涉及54家上市公司(滬市12家、深市42家)。其中,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比例為99.5%(按金額計)。
去年同期(2015年1月9日-1月28日),滬深兩市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共減持28.73億股、391.19億元(滬市18.05億股、246.6億元,深市10.68億股、144.59億元),共涉及上市公司152家(滬市49家、深市103家).
綜上,今年以來大股東減持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減持數量約占去年同期的16.05%、減持金額約占去年同期的19.12%).
點評:市場在1月8日之前預期1月份減持占成交額比例是1.0%左右,實際上1月至今減持占成交額比例0.76%,因此減持重啟后對本輪下跌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風險偏好下降而非實際拋壓。
投資者開戶數量突破1億
截至2016年1月28日,市場投資者數量共計10038.85萬,其中自然人10010.12萬,非自然人28.73萬。2016年1月21日,市場投資者數量突破1億。
2016年1月市場投資者數量增長128.32萬,增幅較為穩定,平均每天新增投資者6.75萬,較去年同期新增投資者4.86萬相比,增長近四成。
在投資者參與程度方面,1月份以來參與交易投資者數量呈每周下降趨勢,從第一周的2170.50萬降至第三周的1662.22萬,降幅超過23%。而持倉情況表現相反,期末持倉投資者數量在每周均有小幅增長,1月份總共增長11.94萬。
點評:數據不會說謊,隨著股指的下跌總是有抄底的資金入場,只是因為之前下跌趨勢形成了,短期難以扭轉。
客戶交易結算資金1月凈轉入1921億
2016年以來,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總體保持凈轉入。據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統計,2016年1月4日以來,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累計轉入24973億元,累計轉出23052億元,凈轉入1921億元。
截至2016年1月28日,證券公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16608億元。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統計不含公募基金、保險資產管理等特殊機構投資者資金變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