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目前已獲得國務院批復,或在春節后正式下發。與此同時,與這份文件相關的 8份具體配套政策文件,也即將由相關負責部門起草完畢,配套政策涉及財政、銀監、環保、安監、土地等內容。
據悉,該指導意見將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大部分工作目標將在 2016-2018的 3年時間里解決,此次鋼鐵去產能,不區分企業所有制性質。這意味著,1月 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再壓縮粗鋼產能 1億到 1.5億噸的目標,將會在未來 2年內完成。具體而言,1億到 1.5億噸的鋼鐵去產能目標,將通過“強制淘汰”和“引導淘汰”兩種方式解決。前者將通過《環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安全生產、能源利用、技術方式等行業文件來限定。一些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要求的鋼鐵企業將被強制關停淘汰出局;而政策引導淘汰的,主要是已經主動退出市場,或者不符合地方發展規劃,需要搬遷改造,以及主動進行兼并重組的企業。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預計,鋼鐵行業減產可能造成 40萬工人失業,上游和下游行業還會有更多從業者受到影響。他表示,“鋼鐵行業大規模裁員可能威脅社會穩定。”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根據目前中國鋼廠人均產鋼 300噸測算,得出結果稱,面對調整或重新選擇的鋼鐵職工將有 50萬左右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