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全國各地陸續召開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為地方發展勾畫藍圖。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召開省級兩會,僅剩安徽省未召開。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總結地方兩會,除了規劃“十三五”和設定2016年GDP目標外,房地產領域的趨勢也方向漸明。
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全國各地陸續召開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為地方發展勾畫藍圖。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召開省級兩會,僅剩安徽省未召開。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總結地方兩會,除了規劃“十三五”和設定2016年GDP目標外,房地產領域的趨勢也方向漸明。
廣東:研究取消限購
參加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的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芃向媒體表示,廣東省正擬定上報住房保障和促進住房消費的工作建議,目前尚未上報省政府。他透露,廣東將取消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但并非強制性的,尤其對于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具體政策仍由各地政府根據市場作出判斷。
“建議廣州考慮取消限購。”取消限購的話題在廣州代表團引發熱烈討論,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徐嵩認為,放開限購是打造人才高地的需要,是實施二孩生育政策的需要,是實際常住人口的需要。“住房市場也應進行供給側改革,市場會淘汰無生存價值的房企。”
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改委原主任李春洪認為,“放開限購,讓房地產市場進行充分競爭,說不定房價還會降下來。”
在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廣東2015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占到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面積的16%,領跑全國。其中2015年廣州新建住宅成交9萬余套,成交均價15206元/平方米,價格和2014年相比基本持平,漲幅很小。
“廣州市2015年的房價表現真的很一般,個別月份同比出現房價下跌,漲幅還不如表現好的二線城市。”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州市郊縣的去化周期超過20個月,庫存壓力比較大。”
深圳:發力保障房建設讓房價再飛一會兒
在深圳市兩會期間,傳遞出關于房地產的內容,目前僅限于保障性住房建設。“十三五”期間,深圳將繼續加大人才群體保障房供應。2016至2020年,深圳計劃新增安排籌集建設保障性住房40萬套,總建筑面積約2400萬平方米。供應保障性住房35萬套,其中面向人才群體供應不少于70%。
李宇嘉認為,深圳應對高房價,不是行政壓制,而是大面積建設保障房來保護那些被高房價“拋棄”的人群,真正做到“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據深圳市住建局數據,“十三五”期末,深圳住房保障覆蓋常住人口的比率確保達到20%,力爭達到23%,保障性住房與商品住房套數比將提高至40%,即未來深圳商品房和保障房或有望“對半開”。
李宇嘉認為,深圳住房保障新政或透露出一個信號,即“去行政化”。類似于北上廣深之類的超級大城市,房價長期看漲或許是擋不住的趨勢。“因此,政府也就有了新的認識和行動邏輯,低收入人群租住城中村、公租房,政府將保障重點放在促進城市轉型、”做大城市蛋糕“的人才上。該保障的對象保障到位了,壓力也小多了。”
深圳的思路和北京市的自住型商品房、上海的土地供應調整趨同后,“合理需求”另辟釋放途徑,房價上漲的邏輯和預期將徹底反轉,深圳房價也有了“軟著陸”的機會,不至于因投機泛濫而泡沫化和破滅。
北京:醞釀換房零稅費
北京市人大代表、副市長陳剛參加豐臺代表團小組審議時表示,今年將開始研究職住平衡前提下的換房零稅費政策,鼓勵市民將住房換到離辦公地點更近的地方。
數據顯示,北京六環內住宅單套均價達464萬元,契稅、營業稅和中介費總合十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這些都加大了購房者的換房成本。
陳剛表示,今年會探索相關辦法,使市民在以實現職住平衡的前提下,做到二手房交易零成本。“大方向是想讓市民的居住地和就業地盡可能在同一個地方。”
他舉例,假設一個人在朝陽上班,房子買在了海淀,現在他想賣掉海淀的房子買一套朝陽區的房,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稅費,政府可能會用減免稅費的方式鼓勵市民這樣做。陳剛解釋,有別于一般的二手房交易,新辦法的目的在于鼓勵市民因為改變就業地所要進行的房屋交易。
“相對于高企的房屋總價,對于稅費的減免是一個政策導向。真正阻礙居民不能在就業地購房的還是房價,現在大多數居民都在四環以內上班,而四環內的房價大多數人還是承受不起。”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系副教授趙文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海:嚴控人口發力舊改
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堅持綜合施策,嚴格控制人口規模,常住人口總量控制在2500萬以內。同時,更加重視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3185平方公里以內。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上海今年將新增供應5萬套各類保障性住房,啟動建設一批大型居住社區外圍配套項目,出臺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管理辦法。拆除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55萬平方米,完成郊區城鎮舊區改造4萬平方米,實施舊住房改造300萬平方米。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