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陜西省兩會上,陜西省省長婁勤儉代表省政府作《2016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今日公開發布,其中提到,陜西將加快產學研的轉化,工業將邁向高精尖產業,這對具有豐富高校研究資源的陜西省來說,影響力巨大。
2016年,陜西將按照中高端要求優化工業結構。一是選擇30家科研院所復制推廣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院模式,支持企業采用延長模式兼并重組科研院所,完善工研院運行體制,支持所有在陜院士與高校共建實驗室或研究室,加快建設西安交大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資助高校實現眾創空間全覆蓋,加快培育產學研一體化創新主體。
二是通過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互動促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支持能源化工企業利用技術儲備,加快建設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延長石油延安煤油氣綜合利用等轉化項目,并繼續向產業鏈下游研發,打牢高端能源化工發展基礎。啟動中國制造2025陜西行動計劃,依托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3D打印、機器人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建設世界一流高端芯片制造、封裝測試一體化產業基地和千億規模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全國自主品牌汽車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國內領先的航空及航空服務業和衛星應用產業聚集區,加快培育壯大新支柱產業。
三是根據國家戰略創新體制機制、策劃重點項目,積極爭取列入國家航空發動機專項和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支持,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四是圍繞更多軍工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民用企業深度參與軍工生產兩大目標,積極探索軍民融合有效途徑,爭取國家重大項目布局,吸引配套企業聚集。
五是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動通信、自旋磁存儲等前沿技術研發平臺和研究項目,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