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1月3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實現10338億元,連續第8年保持全國最大消費城市的地位。其中,有兩成左右的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來自于網店,網上零售額達2016.9億元。
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1月3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萬億,實現10338億元,連續第8年保持全國最大消費城市的地位。其中,有兩成左右的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來自于網店,網上零售額達2016.9億元。
據了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96年突破1000億元到2009年突破5000億元用時13年;到2015年突破1萬億元,用時僅6年。
北京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消費市場正在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變,發展潛力巨大。借助互聯網的發展,北京消費市場融合發展趨勢明顯。
首先是“商品+服務”趨勢。2015年,北京全市實現總消費1.86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商品性消費10338億元,占總消費的比重為55.4%,同比增長7.3%;服務性消費8308億元,占總消費的比重為44.6%,增長10.5%,增速比商品性消費高3.2個百分點。未來,在總消費中,服務性消費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其中,教育、文化、娛樂以及保健等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質的新興服務消費將成為引領服務消費增長的主要領域。
其次是“互聯網+零售”趨勢。2015年北京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016.9億元,規模由2009年的不到70億元擴大了近28倍,同比增長40.2%。2015年,網上零售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貢獻率達到82.6%,是全市消費增長的主要支撐,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網上零售仍是北京消費的增長點之一。
再次是“線上+線下”趨勢。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擠占了一部分傳統企業的份額,經過了近10年的迅速發展,電商企業增長速度有所回落,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模式逐漸成為共識。2015年,開展網上銷售的傳統企業達到288家,零售額同比增長14.3%,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高7個百分點,比未涉足線上業務的企業高15.8個百分點。67家網上商店中有17家開展了實體店鋪銷售,雖然實體店銷售實現的零售額較小,僅占其零售額的12.4%,但同比增長7.1倍。
最后是“零售+娛樂”趨勢。除了開展網上銷售,傳統實體零售企業越來越多的通過提供體驗式服務提高競爭力,集零售與服務娛樂于一體的購物中心成為發展趨勢之一。到2015年底,北京全市限額以上零售業中共有36家購物中心,比2014年增加11家,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8.2%;而銷售模式單一的萬平米以上百貨店為60家,比2014年減少2家,實現零售額同比減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