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市民鄒鎧、肖穎夫婦領到武漢首本不動產權證書(下圖)。當天,武漢市不動產登記局、不動產登記中心掛牌成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漢落地實施。
武漢市國土規劃局介紹,不動產權證集成了房產信息和土地信息,不動產單元號相當于身份證號。當天頒發的還有一本銀行不動產登記證明。
據悉,武漢原來各部門發放的房屋證書仍然有效,不強制要求換證,若進行房產交易過戶,才需辦理不動產權證。
另據長江商報:
武漢10月底前全面開啟不動產登記
長江商報消息昨日頒出首張居民和企業不動產權證書,領證最快只用7個工作日
房產證、土地證正式“合二為一”,成為不動產權證,以往辦證要跑多個部門遞交材料,如今一個窗口即可搞定,市民最快7個工作日可取證。醞釀已久的不動產統一登記也終在武漢邁出“實質性”一步。昨日,該市首批2張不動產權證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發放。
長江商報記者獲悉,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率先在武漢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受理土地、房產、林權等不動產登記,市民最快7個工作日可領到不動產權證書。武漢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動產統一登記將于今年10月底前在武漢市全面啟動。
一個窗口即可辦理登記
昨日,作為武漢市不動產統一登記首個試點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率先對轄區居民啟動登記辦證務。在位于高新大道的政務服務中心,33歲的鄒鍇、肖穎夫婦領到自家的不動產權證,也成為武漢第一個受益者。
鄒鍇夫婦辦證的這套房子,位于關山大道保利時代小區。鄒鍇介紹,房子105平方米,2014年底交房后裝修,一家人去年底入住。“因房屋要辦房產證,我們一打聽,辦不動產權證手續更簡單,于是在1月12日提交了證明材料。”
鄒鍇夫婦表示,這不是他們的第一套房,如今辦“兩證”可方便多了。鄒鍇算了筆“時間賬”,2010年辦證時,夫妻倆分頭跑社區街道開證明,再到土地、房管等部門交材料,幾次因為補交材料請假來回跑,至少花了1個半月時間,“關鍵是人還吃虧”。
昨日,鄒鍇拿到新證后直稱“很意外”,這次新證“到手”僅用了一周時間,且只用準備好材料跑一次政務大廳即可。在新證的權利類型一欄,顯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這意味著房產證、土地證正式“合二為一”。
當天,武漢長海電力推進和化學電源有限公司也領到不動產權證,成為武漢市第一個領證的企業。
根據流程,即日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的居民如需辦理不動產權證,申請登記的辦理流程和需要準備材料仍然與以前一樣,收費標準也不變,但以往需要在不同部門重復遞交的材料,如今只需在一個窗口提交一次,最快7個工作日可領到證件。
房產“身份證號”有28位
不動產權證書和房地產權證有何不同?記者看到,不動產權證為紅色封皮,除權利人、共有情況、坐落位置等內容外,不動產權證書還多了“防偽”的鐳射標簽,另外增加了28位的不動產單元號,這是全國范圍內不動產唯一的“身份證號碼”。
武漢市不動產登記局登記部負責人周繁說,根據國家《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的要求,不動產登記證書須填寫不動產單元號,這是舊房產證所沒有的。這也意味著,今后通過不動產單元號就可以鎖定該不動產信息。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不動產單位號由28位的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據悉,這串代碼代表空間位置信息,編制過程復雜,在原有宗地代碼的基礎上,需實地勘測。
周繁解釋,具體來說,某一個不動產單元要編這個代碼,首先將某一個房間落到某一棟,棟落到宗,宗落到實地,空間位置準確落實很復雜,目前,該工作需大量人工勘測。
另外,不動產權證比房產證產權內容更詳細,在新發的不動產權證上有2張圖,分別為房產分戶圖和宗戶圖,被稱為土地證、房產證的“延伸版”,市民一看便知自己的房子具體在哪一棟、哪一層、哪一戶,更能清晰看到自家樓棟和小區其他房子的間隔關系。“不動產證”則對使用年限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標明“起和止日期”,讓交易透明化、明確化。
武漢市不動產登記局揭牌
武漢作為全國15個不動產登記試點城市,原本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因職責整合略有推遲。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全面實施將在今年10月底前實現,為房地產稅的征收起到基礎性作用,并推動遺產稅、物權保護等一攬子制度。
目前,武漢市、區機構職責整合均已完成。昨日,“武漢市不動產登記局”、“武漢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不動產登記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不動產登記中心”揭牌,“智慧武漢——武漢市不動產登記網”也同時開通。
據悉,武漢率先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試點,江岸區、黃陂區等條件成熟的區將陸續啟動。該負責人介紹,按轄區屬地原則,開設窗口受理土地、房產、林權的不動產登記,核發《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同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也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過渡期為5年。
◎服務
疑惑一登記在什么地方,如何辦理?
昨日,周繁介紹,按屬地管理原則,除省直機關房改房登記及首次交易、在建工程抵押登記在市民之家申請登記外,其他類型的不動產登記均由各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
后續,武漢不動產登記局將申請要件、審核要求、登記時限、登記結果、辦理地點、咨詢電話等細節,分別制定《一次性告知書》,在“智慧武漢——不動產登記網”公布。
疑惑二不動產統一登記后,老證還有效嗎?
工作人員指出,不動產登記堅持“權利不變動,證書不更換”的原則,原來各部門依法發放的證書繼續有效,不強制要求更換證書,不增加企業和群眾負擔,在不動產登記全面實施后,以往辦理兩證的市民若進行房產交易過戶等行為,才需要辦理不動產權證。
疑惑三個人信息有泄露風險嗎?
對于個人信息是否有泄露風險,周繁表示,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只有權利人和利害相關人才能夠查詢,此外只有國家機關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才可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有關不動產登記資料。
疑惑四登記是否和征收房產稅有關?
武漢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不動產統一登記旨在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權利人的合法財產權。不動產統一登記并不是開征房地產稅的前提條件。在分散的登記模式下,同樣可以開展征收房地產稅的改革。
只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后,特別是在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建成運行后,能為征收房地產稅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據和基礎信息。所以,是否征收房地產稅、何時開征、征收多少,將通過制定相關稅收法律去規定,與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沒有直接聯系,實施該項制度不意味著要開征房地產稅。
不動產登記,登記些什么?
建筑用地使用權 法律規定需要登記的其他不動產權利 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 森林、林木所有權 地役權 房屋等建筑物、構建物所有權 海域使用權 集體土地所有權 建筑用地使用權 抵押權
另據長江日報:
10類不動產登記證合為一證 我市頒發首批 《不動產權證書》
本報訊(記者蔡木子)昨日,武漢市首批《不動產權證書》在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頒出。武漢市不動產登記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同日揭牌,“智慧武漢—武漢市不動產登記網”同時開通,標志著我市完成職責機構整合,正式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市長萬勇參加相關活動。
開展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是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物權法》的重要舉措。據悉,我市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將率先在東湖高新區開始試點,受理土地、房產、林權的不動產登記;全市各區將確保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實施不動產登記發證,條件成熟的力爭3月底前實施。今后,市民新購商品房辦證,將由原來分別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國有土地使用證》改為1個部門辦理1本《不動產權證書》即可,保持收費不變;原來各部門依法已經發放的證書繼續有效,不強制要求更換證書,不增加企業和群眾負擔。市民可在各區政務服務中心和“智慧武漢—武漢市不動產登記網”上了解、查詢各類不動產登記的辦事指南、收件目錄、辦理地點、咨詢電話等信息。
統一登記后,原本分散于國土、房管、林業、農業等部門的土地、房屋、森林和林木等10類不動產登記將統一到一個機構辦理,市民過去需要跑多個部門,提交多份材料,現在只要到不動產登記窗口提交一次材料、辦理一個證書即可,能切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老百姓和企業的辦證成本。不動產統一登記,實現了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的互通共享,避免了分散登記模式下的信息查詢障礙以及由此產生的產權交叉、重登漏登、重復抵押等問題帶來的交易風險,減少物權的糾紛和矛盾,將切實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財產權及不動產交易安全。
市領導胡立山、王立,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文彤,市政府秘書長彭浩參加活動。記者汪洋、李輝、通訊員嚴晗、實習生許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