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三年多不停航建設的浦東機場T1航站樓投入春運。業內人士稱,未來浦東國際級樞紐機場的雛形,可從全新的T1航站樓管窺一斑。
距猴年新春僅剩幾天,上海春運漸入高峰,每天上百萬人通過鐵路、高速、機場離滬回家;但另一方面,春運運力與需求仍有差距,不少熱門車次或航班依然“一票難求”。為此,每年客運量已近億人次的上海機場,提出要建設國際級樞紐機場的目標,并在2015年底宣布啟動浦東機場三期工程。
近日,經三年多不停航建設的浦東機場T1航站樓投入春運。業內人士稱,未來浦東國際級樞紐機場的雛形,可從全新的T1航站樓管窺一斑。
中轉廳換乘不用“兜兜轉”
走進全新的T1航站樓,第一感覺和過去差別不大,只是辦票大廳兩側多了不少商業設施。不過,隨著辦票、安檢、登機等流程走下來,卻能發現越來越多不同。
T1改造工程主要涉及樓內設施及流程改造、旅客捷運系統預留兩部分,其中旅客捷運系統預留是為了將來與浦東機場的衛星廳相連,包括對原有8個辦票島的改建。國內出發安檢通道由17個增加到24個,國際出發安檢通道由原來17個增加到30個。邊檢通道國際出發由31個增加到54個,國際到達由38個增加到53個,國際到達的檢驗檢疫通道由6個增加到8個等。
“這只是硬件設施改造,T1改變的核心是全新中轉廳的投用。”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更大的旅客流量、更多的中轉數量,才是樞紐級機場的重要特征。
候機樓中心區域是全新中轉大廳,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過去的4倍。在T1轉機的旅客,換乘時只需按照中轉廳標識引導,通過中轉大廳后,登上后續航班。所有中轉旅客不用出中轉廳就能完成所有流程,這也是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中轉體驗。此外,在國內國際間中轉換乘的旅客,行李也不必在前一個航班到達后自提托運行李、交海關查驗,只需在中轉大廳等候休息,行李會自動送檢,海關提示檢查后,旅客就可離開。這一中轉功能與流程,在未來浦東機場三期S1、S2衛星廳建成后,將繼續采用。
中轉產品讓“通程”更便捷
作為樞紐級機場,必須有一家樞紐級主航空公司。可以說,浦東機場T1改造,是為東航精心打造。
“T1改造初期,東航就已介入,與機場充分溝通、優化設計,使中轉廳進一步契合東航樞紐中轉產品和聯檢單位的需要,減少中轉旅客步行距離和辦理各種手續的時間。”東航地面服務部浦東旅客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劉明雅說。
與旅客數增長同步,東航中轉產品也日益豐富。目前,東航已在浦東實現國內轉國內、國際轉國際、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內四大類別中轉模式。通程航班、聯盟中轉、直接過境等中轉產品相繼推出,贏得旅客認同。比如,東航每年200多萬在浦東機場的中轉旅客,近半都是“通程航班”客源。這些中轉旅客,可在始發站一次性辦理始發及后續航班的乘機手續,并直接在目的地提取托運行李。目前東航此項業務已開通國內站點37個,國際站點32個,覆蓋歐美澳、東南亞及中國境內主要城市。此舉使今年春運“通程”更便捷。
如今,美國達美等與東航同屬天合聯盟成員的航空公司,都搬進全新的T1航站樓,東航借此開出“天合中轉”產品,通過連續打印登機牌、行李直掛等模式,服務中轉客源。目前浦東T1還與巴黎、阿姆斯特丹等7處境外樞紐機場對接,直接通達全球數百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