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央行:多家中資銀行從俄撤資 中行減31%】去年,中俄兩國貿易額下降了30%,而據俄央行統計,中國部分銀行近期開始從在俄分支機構撤資,這讓一些俄媒擔心會影響俄羅斯經濟。(觀察者網)
去年,中俄兩國貿易額下降了30%,而據俄央行統計,中國部分銀行近期開始從在俄分支機構撤資,這讓一些俄媒擔心會影響俄羅斯經濟。俄羅斯央行統計,2015年12月,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開始從俄羅斯撤資。撤資數額最大的是主營俄中兩國進出口領域業務的中國銀行。中國銀行俄羅斯子行的資產減少了31%,從559億盧布(約合47.9億人民幣)降至386億盧布(約合32.6億人民幣),在俄境內銀行資產排行榜上的名次從第89位急跌至第124位。另據《環球時報》報道,這只是中資銀行正常的業務波動,不算“撤資”,相反,中資銀行正在尋找機會。
據俄羅斯《消息報》2月4日報道,中國建設銀行俄羅斯子行的資產在去年12月也減少了17.3%,降至203億盧布(約合17.3億人民幣)。它(在俄境內銀行資產排行榜上排名178位)于2013年在俄羅斯成立。
報道稱,中國農業銀行俄羅斯子行成立于2014年,資產在去年12月減少1.7%,降至41億盧布(約合3.5億人民幣)。在俄境內銀行資產排行榜上下滑了5個位次,跌至第398名。
只有中國工商銀行俄羅斯子行的資產增加了3.9%,達到706億盧布(約合60.4億人民幣)。該子行在俄境內銀行資產排行榜上目前居第90位。
中國銀行俄羅斯子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不是針對俄羅斯與土耳其的沖突。在2015年12月的資產下滑是因為一些俄羅斯法人取走了存款。這是他們的權利,我們完成他們的指令。”其他子行沒有給出答復。
報道稱,俄“OK經紀人”投資公司分析部主任弗拉基米爾·羅然科夫斯基認為,不少中國的銀行存在一批不良貸款,目前正在進行調整。他解釋說:“這幾家中國銀行子行的主要損失來自房地產領域的貸款。眾所周知,俄羅斯房價近期走低,不少建筑商無力還貸。幾家中國銀行子行資產減少的幅度較明顯,估計中國金融調控機構將不得不為其注資。中國央行迄今沒宣布對這些子行進行壓力測試,這讓我們覺得很奇怪。在俄羅斯從未有過強大的中國金融院外集團,也沒有哪怕一家中國的銀行能成功地全面進入俄羅斯零售市場。這些中國銀行俄羅斯子行主要是兩國大型項目的金融代理人。因此,它們資產減少對俄羅斯沒有什么實質性不利影響。”
俄羅斯國家評級機構業務部主管馬克西姆·瓦辛也認為,這些中國銀行俄羅斯子行的資產縮水幅度很明顯。
瓦辛說:“如果資產具有短期性,或者投資了能迅速賣出的流動性金融工具,上述幅度的縮水是有可能的。在油價低迷和人民幣對盧布匯率走高的背景下,這幾家中國的銀行顯然是認為俄羅斯經濟在繼續走下坡路,開始降低在俄資產風險。”
瓦辛認為,中國股市在2016年1月繼續暴跌也是一個不利因素。鑒于這種情況,中國的銀行可能決定收縮在海外、尤其是在本幣匯率不穩定的國家的擴張規模。他表示:“只要看一下俄羅斯去年11月宣布的宏觀經濟預測指標(最嚴重危機已經過去,2016年會出現增長),以及現在提出的新預測指標(增長將從2017年開始,油價可能繼續下滑等),再看看外匯市場的現狀(去年12月沒人想到會出現1美元對80盧布的匯率),幾家中國的銀行子行不愿承擔俄羅斯經濟風險的原因就可以理解了。也許,在局勢好轉、油價和盧布變得穩定、俄羅斯經濟轉入積極周期之后,中國的銀行會愿意重新擴大在俄羅斯的業務。俄中兩國的金融關系顯然并沒有惡化:雙方仍舊在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框架內磋商一系列聯合項目。”
“實業背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達尼埃良表示:“與2014年相比,這幾家中國銀行的資產總和增加了15.5%。資產增加有助于中國央行有計劃地降準和調低人民幣匯率。不過,這些中國銀行俄羅斯子行的規模卻不增反降,這與它們試圖規避俄羅斯政治和經濟風險有關。”
報道還稱,俄企業投資銀行分析部負責人馬克西姆·奧薩德奇認為,“轉向東方”業已結束。他說:“俄羅斯的企業和銀行沒能在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取代西方貸款。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的銀行也不愿冒風險扎根俄羅斯。已經在俄羅斯開展業務的中國的銀行率先陷入了停滯。更何況中國也自顧不暇——經濟趨冷,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放緩。”
2K實業咨詢公司合伙人塔瑪拉·卡西揚諾娃持則不同意見,認為現在說中國銀行從俄羅斯撤資還為時尚早。她表示:“中國銀行俄羅斯子行在去年最后兩個月出現資產減少趨勢,其他子行只在12月出現這種現象。而且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的俄羅斯子行在2015年12月底的資產數額還高于11月初的數據。綜上所述,現在說中國的銀行正逐漸退出俄羅斯市場還為時尚早。只有到2016年第一季度末,趨勢變得更加明顯的時候,才能討論此事。俄中兩國的關系依然在照常發展。”
另據《環球時報》報道,熟悉相關情況的人士表示,中資銀行在俄羅斯的業務主要是尋找投資,近期俄羅斯經濟波動,使得一些投資項目暫緩執行,導致賬面資金減少,但這不是長期趨勢。相反,這恰恰是中國一些銀行的機會。由于盧布貶值,俄羅斯一些資產價格相對便宜,預計對俄羅斯經濟有信心的部分中資銀行,不久后將加大投資。
在2月4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國怎么看今年俄羅斯經濟以及中俄經濟合作前景?去年,中俄兩國貿易額下降了30%,中方是否對俄羅斯經濟現狀感到擔憂?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俄羅斯是中國的友好鄰邦,是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俄經貿關系這些年發展很快。你提到的情況,去年全球范圍內、不光是中俄之間,貿易總額都有下滑,中國和其他國家也有這個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造成的,從貿易量來說實際上并沒有下滑的明顯趨勢。
陸慷對中俄經貿關系持樂觀態度,他說,中俄都是新型經濟體,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雙方合作潛力仍然很大。雖然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一些合作可能會有影響,但我相信,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在全球經濟復蘇大背景下,中俄兩國通過共同努力,充分挖掘合作潛力,包括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我們對中俄兩國各自經濟發展和兩國經濟合作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