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年前中央出臺的房貸和公積金的新政,年后也就幾天時間,“公積金存款利率調高”“房地產契稅營業稅調減”各種政策又層出不窮。這不,昨天國務院又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
當天國土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就說了,將根據房地產庫存情況,分類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和房地產供地計劃:房地產庫存壓力過大的城鎮,要減少供地;對于農民工市民化進程較快的地方、房地產去庫存成效突出的城鎮,要落實“人地掛鉤”政策,調整住房用地供應。
實行“有保有壓”的土地供應政策,供應過剩城市叫停土地供應,這是“供給側改革”的最好體現。這些在土地供應上的動作,將有望改變房地產整體供給過剩局面。加之最近出臺的多項政策效應集中釋放,樓市在今年不止有望井噴,部分地方甚至可能火到瘋?
說好的學校沒了,你可以告地方政府了!
“政府規劃的朝令夕改”,一直是買房人最擔心的問題之一。說好的學校,后來變成了大酒店;說好的醫院,變成了大工業區...買房人為此沒少和開發商打官司,可開發商的憋屈又哪里說去啊,規劃改了很多時候是政府的主意啊~
《意見》中“凡是違反規劃的行為都要嚴肅追究責任”,就足以讓很多地方政府,再也不能隨意變更土地用途和容積率,增加住宅供應了。因為以后這種城市總體規劃的修改,必須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并報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從制度上防止隨意修改規劃等現象。
這能大大降低開發商承諾不兌現的問題,對買房投資也有所裨益。因為這有效抑制了,一些地方政府改規劃、大批宅地、增加容積,導致的供過于求和房子沒法保值增值的問題。買不如租,大抵是這么造成的。
現在規劃定了,房子賣一套就真少一套,房價還能不保值?
動遷拿錢不拿房,你還得去買房!
《意見》提出了未來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兩大方向:1、以政府為主保障困難群體基本住房需求;2、以市場為主滿足居民多層次住房需求。
其中強調,要打好棚戶區改造”三年攻堅戰“,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的改造。所有的保障房和經濟房要有退出機制,成為有限產權(類似于香港的公屋)。
想想動遷安置不給房子,給錢了,樓市會怎么樣?別的不說,七八年前,上海樓市之所以火,很大程度就是和貨幣安置有關系。拆了房子然后趕快買房大有人在。
把最小出讓單位變成組團
《意見》提出,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
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另外要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
這個《意見》出臺后,很多人覺得不可行啊~舊小區要改封閉為開放,業主大會能同意?新小區要這么干,誰還會為小區公共設施買單?
邦爺認為,這一條政策指代的最有可能的趨勢是,以后政府把出讓的住宅用地劃到非常小,一塊地就出讓兩棟或者三棟樓這樣的規模。這樣一來,土地市場會更競爭激烈,政府也有了更多調控市場手段的空間:市場供應一緊張,增加出讓幾個組團的住宅用地;房子賣不動,就全面叫停供地。
你想想,以后還會有去庫存這種問題嗎?土地供給都很少,哪來的過量庫存啊!土地供應和市場庫存得到有效控制,需求受到刺激,今年的樓市也許真會賣瘋?!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