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來,土地市場持續高溫,一二線城市新推地塊尤其是住宅型用地被普遍“地王化”。另一方面,住宅成交量正在逐步回落,業內分析認為二季度樓市將進入階段性盤整。因此,高價拿地的企業未來將面臨資金鏈方面的潛在風險。
克而瑞研究中心6月5日的研究報告指出,受益于2015年至今寬松的貨幣政策,上市房企發債頻繁,債務結構得到了優化,短期償債風險也得以降低。但長期來看,由于土地總價明顯上升,房企的投資力度也不斷加大,總體負債規模不降反升。
該機構的研究結果顯示,多數房企有息負債總額正在增加。2015年,65家重點房企有息負債總額為32300.85億元,平均有息負債為496.94億元。細分來看,大中型房企有息負債總額高企,主要由于重點城市樓市火爆,企業加快布局,資金需求量陡增,同時國內融資渠道增多、成本降低,以大型和國資房企為代表的單筆融資規模增大。而中小型和區域型房企的有息負債總額相對較低,一方面是受限于企業規模與擴張速度,資金缺口和融資能力較低;另一方面,“輕資產”介入降低企業負債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有息負債總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以大中型房企為主。其中,恒大、綠地位列前兩位,分別為2969.06億元和2398.75億元,萬達、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保利有息負債也超千億元。同比2014年,恒大有息負債漲幅最高,達90%;碧桂園漲幅排名第二,達到47%。
此外,凈負債率最高的前十家企業以中小房企為主。克而瑞的研報指出,排名第一的為云南城投,凈負債率為434%,同比2014年上升89個百分點;其次,為信達和綠地,凈負債率分別為281%和273%,分別同比2014年上升89個百分點和97個百分點。
在分析企業高負債率背后的原因時,朱一鳴指出,以信達、華發為代表的有國資背景的企業,融資渠道多元、外借資金成本低,拿地布局表現激進,造成資金鏈繃緊,凈負債率持續攀升。
整體來看,2015年65家重點房企短期負債總額為10330.56億元,平均短期負債158.93億元。2015年末,短期有息負債最高的十家企業分別是恒大、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綠地、萬達、保利、富力地產、萬科、碧桂園、陽光城。
對此,朱一鳴分析表示,從恒大、綠地、萬達、保利等企業可以看出,短期有息負債的總額和房企的規模基本是呈正相關的,規模越大的企業短期有息負債的總額也就會越高。針對企業償債能力,他進一步表示,在當前市場背景下,房企規模越大,越應當拓展融資渠道,減小土地投資力度,降低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