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成交排行榜常客 自用需求占主力
商住別墅 多方無奈的選擇
上周,多個區縣商住產品從6月15日暫停網簽的消息被證實為謠言,但其影響仍在不斷發酵。雖然網簽未停,但多方消息均透露,有關部門確實在商討有關限購深化的事宜,并且注意到商住的問題,或推相關政策監管。受此影響,商住項目仍在繼續瘋狂搶收,上周(6月13日-6月19日)北京樓市成交套數排行榜上,前10名均為商住項目。
在這些項目中,除了市場熟悉的小戶型、低總價商住公寓外,另一種近幾年市場上層出不窮的產品——商住別墅也占據了一定席位。業內人士指出,商住別墅是地王推高倒逼開發商產品升級的結果,這類產品相對目前市場上的住宅和別墅產品,總價低、品質高、贈送面積大,受到改善型客戶的青睞。但商住存在的問題,這類項目同樣無法回避。商住別墅成為市場的寵兒,更多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結果。
商住瘋狂 別墅也有商住盤
雖然商住暫停網簽的消息已被證實為謠言,但商住類項目仍在市場上狂奔搶收。
據亞豪君岳會統計數據顯示,6月第三周(6月13日-6月19日)北京商品房(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實現成交5188套,環比增加17%,同時這一成交量也創造了近8周以來的新高。這一成交量也延續了第二周的上升態勢,兩周成交量之和已超過5月全月成交量。截至19日,北京商品房共實現成交11100套,比5月全月的成交量還超出了37%,在這其中商住類產品的成交占比高達76%,而上周成交套數排行榜中前十的席位也均被商住所占領。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基于北京將會加強調控商改住產品的預期下,商住類項目仍在加緊入市,在政策之前集中出貨,搶收業績。除了像北京城建·北京密碼、天恒世界集這類近期頻繁入市的項目之外,純新盤首開·中晟廣場、首創中心·天閱公館也抓緊有利時機推盤入市。
瘋狂出貨的商住項目中,不僅有小戶型、低總價的商住公寓,另一種產品——商住別墅也迎來集中成交。所謂商住別墅,是指純商業或辦公地塊上打造出的別墅產品。目前市場上的商住別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一些低密度的商住用地,被開發成了商住別墅,在當前市場上的主要代表是恒大書院、龍熙旭輝·6號院、東亞·華欣灣等。另一類則是開發商創新研發出的空中墅,將以往有些局促的LOFT產品升級為與別墅層高區別不大的空中別墅,代表產品有恒大未來城等。
這些項目,從誕生起,就將自己定位在別墅類,這也造成在多個機構的別墅成交排行榜上,總能見到這類商住別墅的身影。以今年集中簽約出貨的龍熙旭輝·6號院為例,無論是區域、別墅還是商住類項目成交排行榜上,總能占據一席之地。
提高產品附加值 土地倒逼開發商研發新商住
以往提起商住兩個字,幾乎是小戶型、低總價的代名詞,更是很難講商住和別墅聯系到一起。那為何這些年市場上,商住也有了別墅盤呢?
郭毅表示,商住別墅的出現,主要是地價推高倒逼開發商升級產品的結果。不限購的商住類產品是開發商的回款利器,但在某些價位段,以往的剛需和小投資客無法為這類產品買單。為提高產品附加值與土地價格匹配,開發商開始在產品上下足工夫,對應新的置業人群,開發出適合的產品。
以亞奧板塊的恒大書院為例,該項目是誕生于恒大曾經拍下的北京最貴自住房地塊之上,被限定銷售價格2.8萬元/平方米的自住房,最終樓面價約為2.1萬元/平方米。自住房銷售的部分,幾乎無利潤可言。而恒大書院,則是該地塊上的商業部分。根據亞奧板塊的特點,恒大將該項目打造成了“獨棟商墅”,將功能定位在既能開門做生意,又能擁有像別墅一樣的空間休息,由業主來自由組合空間功能,在競爭激烈的亞奧板塊獨辟蹊徑。
另一排行榜上的常客,龍熙旭輝·6號院,受益于第二機場的概念、項目周邊的整體環境和別墅類的產品形態,今年已成交超過500套。疊拼的產品設計、大量的贈送面積加上較低的總價,充分滿足了剛需改善型客戶“享受型”的需求。300萬元至500萬元每套的總價,已經低于目前北京樓市商品房的平均總價。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透露,相較普通別墅,商住別墅在單價上具備很大優勢。與此同時,將商住地塊打造成別墅產品也有一定天然優勢,在規劃上可發揮的空間更大。
轉手成本高
自用仍是主要需求
雖然是以別墅的形態存在,但追根究底,這類產品在政策中,仍是被劃歸在商住一類,對于或將來臨的商住調控,這類產品會受到什么影響呢?
郭毅分析認為,調控,也許會增加這類產品的供應量。她解釋道,目前政府主要是通過加大分割出讓的單套面積,從而控制商業辦公產品將使用用途改為住宅,但對于商住別墅類產品來說,單層面積必須要保證一定的尺度,才能確保別墅居住功能的實現,所以這類調控手段對于商住別墅效果并不明顯,反而可能在規劃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促使一部分原本計劃開發為公寓產品的項目升級為別墅,造成商住別墅供應量的增加。
對于商住別墅,調控,不能例外,商住產品存在的問題,同樣無法回避。對于商住產品的弊端,最常被提及的就是使用和交易成本。郭毅介紹,在使用成本上,住宅與商住大概是1:2至1:3的關系,也就是如果住宅一個月的水電消費是100塊,商住大概是200至300塊。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燃氣。沒有燃氣、用電磁爐的話,就算是大功率電磁爐,也會讓日常生活有一定的不適。相較普通商住產品,商住別墅面積更大,使用成本的增加也會更多。
而在交易上,張大偉表示,二手別墅轉讓本來就比較困難,商住別墅在這點上的影響并不大。郭毅也指出,商住別墅的購房者大部分是自住需求客戶,商住的稅費高會影響到項目的成交,但對于以自住目的為主的客群,這并不是最大的短板。投資需求主要衡量稅費,自住需求則衡量生活成本和舒適度。雖然未來轉讓會遇上問題,但相對房價與居住品質,很多購房人還是不得不妥協。
文/門庭婷
鏈接
商住房的弊端
一、商住一般不強制性要求設計配套服務設施,例如:學校、商業、居委會等,所以您如果居住在商住房子里,可能享受不到這些配套服務,學區房就更別想了。
二、商住項目的土地出讓年限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住宅則是70年。
三、買商住的話,貸款期限一般不能超過10年,貸款利率至少上浮10%,而且不能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四、商住在購買和使用過程中都不能享受住宅的稅費減免優惠,交易和持有成本高。
五、商住用的不是民水、民電,水電等費用標準高于住宅。
六、買商住不能遷入戶口。
七、商住基本上都沒有燃氣,只能用電磁爐。
八、商住的公攤通常情況下都特別大。得房率不到70%那是常事兒。
九、商住的物業費、供暖費,要比住宅貴很多很多。
十、由于很難成立業委會,商住房的業主維權也很困難。而且商住不是住宅,所以用作居住時很多權益不受法律保障。
十一、商住的宜居性較差,因為里面既有居住的、又有辦公的,人員混雜,安全性差。
(來源:京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