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壓力大,L形走勢處在緩慢探底期。在此大背景下,與宏觀經濟形勢緊密相連的房地產市場矛盾凸顯,地王頻現,離婚買房等新聞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此輪房價上漲的原因
住房作為消費品最重要的是居住功能,而現在卻逐漸成為一種投資工具,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房地產背后凝聚了大量的貨幣,附著了龐大資金鏈,很容易在資本市場上變成資本性產品與金融工具聯系起來。而這一輪房價漲幅大,速度快的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貨幣發行量加大。從國際環境來看,2008年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波及到全世界,直至今日主要發達的經濟體仍然復蘇乏力。為了刺激消費,拉動經濟運行,美國從2008年開始執行量化寬松政策,已經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化的腳步加大,中國與國際的經濟貿易往來相互交融,西方國家的貨幣政策必然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西方經濟體發行貨幣,助長了中國加大貨幣發行量。2002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僅有18.3萬億,而今年已經接近150萬億(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僅前半年M2已經超過149萬億 中新經緯注)。在商品市場中,貨幣量始終要與商品的價格相對等,因此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勢必帶動商品價格的提高。而房地產作為消費品的一種,也在商品價格提高的過程中水漲船高。
其次,貨幣追求保值增值的屬性通過房地產市場釋放。房地產市場今天出現的種種矛盾,恰恰是中國經濟從過去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的必然表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資源配置的不合理等綜合因素,導致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大量資金開始在市場上尋找投資對價物。而房地產的保值增值相對較好。尤其是主要的一線城市,人才、資源集聚,房屋購買力大,因此大量資金進入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房屋從消費品變成投資品,成為資本的最佳投資途徑,恰恰是資金在市場中的理性選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五大任務“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其中去庫存主要是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供過于求的問題。由于三四線城市人口增長緩慢,居民收入偏低導致購買力不足,需求減少,加上此前房產商在三四線城市的供應量不斷增加,因此積累了過多的庫存。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在年初表示,全國近7.2億平米庫存房屋中,70%存在于三四線城市,現在一時難以消化。今年年初,許多三四線城市為了刺激去庫存采取了降低購房首付款等多項舉措,隨后,房地產市場寬松的政策預期傳導到一二線城市。年初,以深圳、上海、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城市開啟新一輪猛漲。受此影響,其他一二線城市房價的心理預期提升,從而打開了諸如南京、杭州、蘇州等其他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上漲空間。購房者產生了“財富效應”,追漲心理明顯增加。大量的資金在房地產市場追逐利潤,從心理和資金上都形成了正向的上漲循環,房產成為資本市場具有保值增值屬性的投資品。從根源上來看,政策實施的結果與制定政策的預期出現了背離,顯露了經濟運行中的許多矛盾。
破解高房價之痛 路在何方
房地產是經濟運行重重矛盾中的難點。據統計,四大銀行上半年過半新增貸款發放給個人房貸,房地產市場一旦發生“地震”,資金鏈的斷裂傳導到金融系統,勢必會產生系統性風險,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可估計的。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日本不動產市場開始垮塌,巨大的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許多中小銀行先后破產,金融危機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力度怎么把握成為了關鍵,如何才能實現房地產調控合理、可控,最終實現“軟著陸”而非“硬剎車”呢?
首先,要疏解大城市資源。疏解大城市資源要實現瘦身健體,產業、功能、人口都要做減法,不能讓資源在一個地方、一個部門長時間聚集。推動小城鎮的發展與疏解大城市功能相結合,使資源實現雙向、多向流動,從而降低一線城市的住房需求,同時推動周邊城市房地產去庫存。
其次,要通過財政、稅收等多種手段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今年去深圳調研時發現,國內某知名的家電制造公司,雖然擁有多項行業領先的技術和研發標準,但平均每一臺產品的利潤率僅有令人意想不到的3%。因此要利用十三五規劃重要的窗口期,打破市場格局,真正破除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壁壘,充分利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貸款貼息等手段,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實體經濟。這樣才能使被房地產“綁架”的實體經濟真正得到松綁,從而降低資金在房地產市場和銀行之間的循環流動,
再次,通過制度創新解決高房價帶來的收入分配問題。房價的快速上漲,會產生新情況下的收入分配不公平,一名購房者可能在短期內成為富翁,但是一個家庭也可能因為房價過高而背上沉重的負擔。因此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財稅制度的設計,拉平分配差距,提供一個符合市場規律和人類文明進程的制度。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也是必須做的。同時,還要創造尊重勞動致富、創新致富的社會氛圍,重視知識分子、創新人員和企業家的價值,減少資本市場的暴力致富。
房地產現階段的矛盾,有其自身消費屬性和投資屬性的博弈,背后凝聚了整個社會轉型升級改革創新中的問題。因此政策制定者要通過合理的政策制定,給民眾穩定的、理性的預期,謹慎、溫和地解決好房地產市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