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四天的南京首次土地網絡拍賣“大餐”昨天終于端上了第一道“菜”,共有G40-G44五幅地塊參與網拍。最終五幅地塊在半天時間內全部成交,其中位于江寧正方新城的G44地塊超出最高限價后仍有多家房企報價,因此將通過9月23日的搖號確定最終歸屬,這也將成為南京歷史上首個現房銷售的地產項目。
昨日共計成交5幅地塊,其中1幅商住地塊需進行現場搖號后確定競得人。總起始價78.9億元,成交總價123.63億元,溢價44.73億。
地塊名稱 起始價 輪次 競得企業 成交價
G40紅旗無線電廠地塊 4.0億 17輪 上海首建 5.6億
G41地鐵云錦路站上蓋物業地塊 2000萬 26輪 南京地鐵資源開發 3300萬
G42浦口高新區留創園南側地塊 2.3億 64輪 明發集團 5.5億
G43湖南路04、05地塊 59億 109輪 綠地國際 80.6億
G44江寧正方新城地塊 13.4億 182輪 待現場搖號 最高限價31.5億
網拍實錄
江寧G44地塊: 182輪!首幅“現房銷售”地塊誕生
位于江寧正方新城的G44地塊是一幅居住與商辦混合性質的用地,出讓面積近10.2萬平方米,容積率2.39,拍賣起始價為13.4億元,由于含有住宅部分,因此被國土部門設置了最高限價,為31.5億元。
地價超過28.4億元,開發商就必須現房銷售
此外,該地塊的現房銷售起始價為28.4億元,也就是說,一旦地價超過28.4億元的價位,開發商將必須實行現房銷售。
即便條件如此苛刻,手中缺“糧”的地產商照樣踴躍報名,共有超過10家房企參與了該地塊的競拍。
按照網絡競拍的相關規定,每輪報價間隔時間最長為4分鐘,然而這塊地在短短10分鐘內便加價超過100輪,地價也從13.4億漲至23億。與其他多幅地塊“拼殺”到最后僅剩兩三家企業不同,正方新城的這幅地塊在150輪過后,幾乎每次應價的企業都不相同,房企為了拿地可謂“刺刀見紅”。
終于在昨天上午10點36分,也就是該地塊開拍僅僅26分鐘過后,G44地塊已經拍到了182輪,這也是昨天5幅地塊中輪次最多的1幅。
多家出價達到最高限價拍賣暫停,將搖號定歸屬
與此同時,地價也達到31.5億元的最高限價,拍賣宣告暫停。記者在南京市國土部門的網站上看到,該地塊的拍賣頁面顯示為“待搖號”,據悉共有9家房企將參與搖號,在本周五9月23日決出最終買家。
按照31.5億元的地價測算,該地塊樓面價為12947元/㎡,周邊樓盤包括銀城藍溪郡、新城保利天地等,目前這兩家樓盤的均價都在15000元-16000元/㎡之間,G44地塊的成功出讓或將拉抬當地房價。
湖南路G43地塊: 拍出80.6億,成昨天總價最高地塊
編號為2016G43的湖南路地塊也是昨天網拍的重頭戲,地塊的起拍總價便達到59億元,最高限制價高達115億元,比今年5月份世茂拿下的河西88億元“地王”還要高出不少。
該地塊位于南京市中心的絕版位置,周邊商業、醫療、教育配套齊全,緊鄰規劃中的地鐵5號線山西路站和1號線玄武門站600米,地上面積和地下面積分別是3.9萬平方米和4.4萬平方米。地塊內含有商住、辦公、公園綠地等多種性質,容積率為7.45,未來將建設超高層,打造集高端商業、商務中心、歷史文化街區、宜居住宅為一體的大型高端商務、商貿綜合體。
據了解,昨天共有4家房企報名競拍,經歷109輪競價后由綠地集團拿下,成交總價為80.6億元,雖然沒有超過世茂的88億“地王”,卻依然是昨天總價最高的地塊。
城中G40地塊: 首幅網拍建設用地,歸屬一度“以訛傳訛”
昨天最早拍賣的是城中G40地塊,地塊位置東至太平南路,南至馬府西街,是一幅商辦混合用地,容積率2.0,出讓面積1.5萬平方米,起始價為4億元,競買企業共有3家。
該地塊盡管看上去“平淡無奇”,不過卻是南京歷史上首幅網絡拍賣的建設用地,因此吸引了相當多業內人士的關注。當17輪過后,地價定格在5.6億元時,記者的微信朋友圈幾乎被“南京網拍第一地花落深業”刷爆,人們都以為是深業地產拿下了這幅地塊,而該公司相關人士則表示“完全沒有的事”。原來,由于國土部門沒有在第一時間公示每幅地塊的最終買家,難免讓人胡亂猜測,以訛傳訛,好在昨天下午1時,所有地塊全都拍賣結束后,國土局發布公告宣布最終拍賣結果,城中G40地塊是被上海首建拿下。
此外,河西云錦路地鐵站上蓋物業G41地塊經過26輪競拍,被南京地鐵資源有限開發公司以3300萬元收入囊中,溢價率65%;浦口高新區G42商辦地塊歷經64輪競拍,被明發地產以5.5億摘得,溢價率139%。
看點多多
昨天的南京首場土地網拍結束后,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了國土部門相關人士,針對首次網絡土拍“試水”,該人士認為“效果很好”。
看點一
“現場”冷靜了
從在拍賣大廳里現場感受開發商們“刺刀見紅”地舉牌廝殺,到在辦公室面對冷冰冰的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記者在昨天的整個觀摩過程中,實實在在地感覺冷靜了許多。“這就是網絡拍賣的好處”,國土部門相關人士表示,沒有現場氣氛的渲染,開發商會認真思考每幅地塊的應價策略,不會盲目跟風,因此在做拿地決策時也會更加科學。
揚子晚報記者還注意到,昨天惟一一幅住宅用地G44地塊在第150輪時,地價拍到了28.4億元的現房銷售起始價,此后一輪的第151輪報價出現在11分鐘之后,而根據規定,每輪的報價間隔只有4分鐘。相關人士解釋稱,這是專門設計的“冷靜期”,是在地塊達到現房銷售起始價時的特別環節,目的是讓房企冷靜思考,盡管該地塊最終仍拍到了最高限價,需通過搖號決出最終買家,不過設置“冷靜期”還是很有必要。
看點二
現房銷售加劇供應緊張
G44地塊是昨天網絡土拍的最大亮點,因為無論是哪家開發商拿地,都必須以現房方式進行銷售,這對于房企的資金成本有相當大的考驗。正榮集團南京公司營銷部經理唐曉認為,現房銷售將使得房企的現金流比正常銷售晚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不是個好消息,因為誰也無法預測兩年內南京樓市能否持續向好,中小規模的地產企業如果拿不到地,資金回籠將面臨重大難題,這或許將迫使市場上的中小企業向大型房企、央企集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現房銷售的模式將會加劇未來兩三年的供應緊張,在此期間的房源上市時勢必提價銷售,物價部門的限價策略短期內難以離場,導致市場上“搶購”依舊。無論走勢如何,業內人士建議主管部門應持續密切關注市場變化,維護南京樓市的正常秩序。
今明后三天“搶”字當頭
看點三
有樓市專家指出,昨天G44地塊的拍賣是為之后三天的土拍定調,住宅地塊達到最高限價幾乎沒有懸念。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持此種觀點的開發商不在少數,戴德梁行南京公司副總經理楊煜認為,土地“饑渴癥”難以緩解,而市場上的土地供應量又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房企肯定會拼盡全力搶地。
來自保利、新城、萬科等多家房企的信息顯示,今明后三天還有大量熱門區域的宅地推出,包括江北江浦板塊、江寧九龍湖板塊、仙林湖板塊等等,房企們似乎沒有理由放過這些機會,運氣夠好的話有可能拿到不止一塊,手中有“糧”,心里才不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