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臺風“莫蘭蒂”登陸沿海后所向披靡,但在浙江杭州市中心的各個角落,房產商絲毫無懼,使房產業幾乎成了唯一拒絕在臺風天放工的普通行業。
當地媒體報道稱,9月16日清晨6時,3000名購房者出現在杭州東北部的廣廈天都城售樓處,放盤的兩小時之內,376套房源售罄。這個立項10余年的項目,此次銷售均價超過了1萬元/平方米,可幾個月前,均價還是6000元/平方米。
高漲的房價讓當地青年難以承受。杭州白領王濤直言,從7月開始看房,越看心里越發毛。“現在上漲的趨勢讓人根本就喘不過氣來,爸媽一輩子攢了幾十萬元,一個星期內就可能完全蒸發了”。
如果年輕人待不下去了
這個城市也無法創新
樓市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的時節,在2016年以爆發的方式沖擊著全民的神經。無論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還是二線的鄭州、蘇州、杭州、南京等地,房價創歷史新高,頻頻登上報紙的頭版。
房價飆升,“地王”遍地,數量之多甚至創下了歷史紀錄。截至8月24日,今年全國單宗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的地塊共有300宗,而去年前8個月為150宗,同比暴增100%。
除此之外,總價“地王”也頻繁出現。單宗地超過100億元的總價“地王”達到了4宗,分布于深圳、上海、杭州、天津四地;超過50億元的有24宗,超過30億元的有77宗。并且,除了一線和強二線城市,武漢、濟南、石家莊、南寧、福州等二線中城市也開始成為“地王”頻繁出現的區域。
9月11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一場經濟圓桌會上痛斥這一怪相,直言高房價對青年的“傷害”——“我覺得如果一個城市,年輕人覺得這個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待不下去的時候,這個城市是沒有未來的。北京就是這樣,有一些年輕人本來打算買房子,大概在5年前,集各種關系,所謂‘洪荒之力’還能買房子的話,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想這個事了。如果年輕人覺得這個城市成本太高已經待不下去了,這個城市也無法創新。”
房價為何如此瘋狂?
曾任國泰君安證券總經濟師、首席經濟學家的李迅雷視角獨特: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居民從“儲蓄養老”這一理念,變為“買房養老”,住房成為中國家庭資產配置的主要品種,這推動了房價不斷上漲。
他指出,從2000年末至2010年末的10年間,廣義貨幣(M2)復合增長率為18%,即從12.8萬億擴張到了72萬億。這10年也是房價漲幅最大的10年。但是從2010年末至今這五年半內,M2又翻了一番多。2010年之前,房價上漲主要表現為以人口大規模遷徙為特征的人口現象。在2010年之后,中國的房價上漲主要表現為貨幣現象,即居民儲蓄形式的變化,大城市房產作為一種儲蓄手段,在貨幣泛濫的情況下,不僅更多的居民儲蓄流向大城市,而且金融資產和房地產的配置比例也進一步提高。
統計數據顯示,瘋狂的房價背后有著銀行的鼎力支持。截至8月底,以A股上市公司中江蘇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和招商銀行五家銀行的半年報為例,2016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加大,上半年末余額達到6148.71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額的比重高達20.32%;而2015年年底時,該公司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為17.69%。浦發銀行今年上半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379.51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額的46%,而在去年年底,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只有44.36%。
央行公布的房地產貸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個人購房貸款增加2.36萬億元,已逼近2015年2.66萬億元的全年額度。
8月12日央行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7月新增貸款4636億元,創2014年7月以來新低。更為重要的是,7月的新增貸款中幾乎全是房貸。這表明,房地產外的實體經濟基本沒有從金融體系獲得資金。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團隊指出,2015年以來,居民財富配置再次向房地產傾斜,居民貸款增速也大幅走高。今年上半年居民貸款增速接近20%,遠超存款增速,其中對應房貸的居民消費性中長貸增速已超30%,反觀居民其他貸款增速則大幅縮水至7%。居民面對不斷降低的存款利率和理財收益率,再加上房價不斷上漲帶來的壓力,被驅使進入房地產市場。根據該團隊的測算,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與新增住宅銷售額之比(購房邊際杠桿率)達到55%,已超過美國、日本歷史峰值。“居民財富地產化,勢必會導致經濟的空心化!”
高房價擠壓小微企業和青年就業
房地產的“一家獨大”形成了明顯的擠出效應。
記者查詢上市公司半年報發現,由于整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內質量高的住房貸款成為“香餑餑”,而小微企業開始被冷落。多家股份制銀行的人士指出,除了高房價刺激的居民購買需求外,近年來銀行將“保衛”資產質量作為自己的第一要務。相對而言,高安全性的住房貸款受到歡迎,多數上市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均在0.5%左右,遠低于1.83%的平均水平。
2016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小企業金融事業部管理的貸款余額817.51億元,相比今年年初下降了12.48%。該行解釋為,受宏觀經濟影響,小微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加劇了小微客戶的經營風險。招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也從去年年末的3107.77億元壓縮到今年上半年末的2921.91億元,降幅為5.98%。觀其報表,該行不良貸款增量77%集中在制造業、采礦業和建筑業三個行業,經過資產結構持續優化,上述行業貸款總額壓縮7.67%。
另一方面,高房價對青年職工的就業和生存帶來了巨大壓力。
南華大學教授羅萬里稱,就目前中國的住房市場價格而言,一線城市的住房價格早已與90%以上工薪階層無關。即使是武漢、鄭州這樣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多數的居民也是無支付能力購買。有些居民即使購買,也會對其整個家庭消費具有嚴重的擠出效應。
經濟學家易憲容撰文指出,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在北京工作5年,以年薪10萬元計算,5年積蓄至多20萬元。兩個人5年積蓄也至多為40萬元。兩個人結婚要在北京購買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兩個人積蓄還得加上男女父母雙方一輩子的積蓄,只能夠支付這套住房的首付。在這種情況下購房,嚴重的債務負擔馬上就來。同時,房價過高,不僅對購房者具有嚴重的消費擠出效應,而且對于租房者也具有嚴重的消費擠出效應。因為,房價過高,住房的租金價格同樣會快速上漲。
高房價令不少企業被迫外遷的同時,也“逼走”了一部分年輕人。據深圳規劃國土委的數據,2016年3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環比上升3.9%,高達49989元/平方米,超出另外兩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達20%。同時,深圳地價和房價過高對其他行業的擠出效應逐步顯現,近年由于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明顯上漲,不少制造企業感受到了巨大壓力,被迫將工廠搬回了人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的城市。
羅萬里認為,今年沸沸揚揚的深圳“華為外遷”事件已是明證。房價過高會導致整個企業營運成本全面上升。而企業的營運成本上升遇上經濟的“L”型周期,生存空間驟降,解決的方法或是遷出高房價的城市,從而減少了這些城市的就業機會;或是壓低企業工人的工資水平,甚至裁員減負。
換句話說,高房價不僅掏空購房者的錢包,也在悄悄偷走人們的就業機會。
沙鋼集團總裁龔盛手里有一份清單,上面列滿了全球鋼鐵行業高端客戶的名單和高端產品需求。我們就對照這份清單,一項一項去攻克,一...更多
2016-08-21 06:31:15我們為什么要做國企改革?國企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傅成玉反問道。他神情專注,目光灼灼。這位在三個月前卸任的中石化集團原董事長依舊...更多
2015-09-06 16:02:48負利率時代四大猜想一年期定存利率不及CPI漲幅;過去四次負利率時期房價均大漲,股市均先漲后跌央行再次打出雙降組合拳,自10月24日...更多
2015-10-27 09:59:47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于近期進行的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顯示,2015年四季度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3 52,微降0 03點,...更多
2016-02-16 10:07:552016年我國經濟運行面臨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經濟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同時,影響經濟運行的各種因素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更多
2016-04-05 14:47:38一邊是一線城市紛紛勒緊樓市政策,一邊是三四線城市仍然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今年以來,樓市的一舉一動無不牽動人心。對于今年房地...更多
2016-04-06 15:19:277月份,盡管前期上漲較快的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收窄,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整體房價連續15個月保持上漲。分析人士表示,蘇州、南京等...更多
2016-08-19 09:13:19當前樓市存在局部過熱風險,但仍處在可控范圍內,及時出臺調控政策是能夠穩定未來市場預期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更多
2016-10-03 01:21:15金九銀十交界,國內多地接連出臺樓市新政。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統計,自9月30日至10月2日,短短三天時間,北京、天津、蘇州、 更多
2016-10-03 01:22:454座城市昨日加入調控大軍在北京發布樓市新政后,多個城市緊跟步伐,這股調控浪潮或許仍將繼續。昨天,珠海、東莞和福州也加入了十一...更多
2016-10-07 08: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