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南京上演的網絡土拍大戰迎來了“收官日”。此前連續的4天,27幅土地經過“激烈廝殺”,20幅住宅用地毫無懸念“捅破”最高限價,進行搖號決定最終買家。
23日下午,在南京市國土資源局門口,各家房企手捧資料挨個排起了長龍。據了解,此次土拍嚴格限制進場人數,每家只可進入2人。“我們帶來的是公司手氣最好的兩個人。”為緩解緊張氛圍,一家房企負責人笑稱。
現場可以看到,房企“拿地”如今更像是一項“博彩業”。工作人員清點完搖號房企之后,將企業簡稱挨個寫在乒乓球上。隨著號球在搖號設置里“跳轉”,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最后的贏家。
“我們也終于體會到了買房人排隊搖號的緊張心情。”一家前來參與搖號的房企負責人感慨。
8月,南京公布調整后的土拍規則:當網上競價達到最高限價時,仍有2家以上單位繼續競買的,將搖號產生競得者。“從此買地也要賭一把”也成為南京土拍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一幕。
“我們中啦,G55號地!”隨著搖號結果公布,場外五礦集團工作人員一片尖叫聲。“我們一共報了13塊地。”據了解,此次搖號,很多房企都報滿了20份名額,只為提高“中獎率”。
近期,合肥、蘇州、南京、武漢等城市相繼出臺調控政策。其中,南京在新政中增加“搖號角逐”的規定,旨在提高開發商的拿地成本。但是從此次“土拍周”來看,開發商不但未被嚇退,反而前赴后繼“瘋狂”搶地。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此“火爆”的土拍市場,或加劇房地產市場“捂盤”現象,成為樓市升溫的推手,“政府政策出臺指日可待,給市場降溫。”
當地著名樓市自媒體“哥們買房”主編張遙建議,在全城搶房的瘋狂下,買房者更應冷靜思考風險問題,判斷哪里能買,哪里不能買,避免恐慌性盲目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