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11月10日電 (張芹 梁婷)今年以來,在鋼鐵、石化、煙草等傳統行業增速下滑的情況下,武漢汽車、信息技術制造、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9.2%。數據統計,2015年該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3%。
10日,武漢市長萬勇在接受“中國制造2025調研行”專題采訪時表示,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推動該市工業發展的主導力量,“新武漢造”加速崛起。
“從鋼鐵到光纖,從光纖到芯片,武漢制造業經歷過坎坷和輝煌。”萬勇介紹,在堅持以新換舊、以新補短的同時,武漢一方面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推動汽車、裝備制造、家電輕工等支柱產業高端化發展,促進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武漢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56家,5年增加了2倍。”萬勇表示,近年來,武漢市以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為牽引,抓住產業創新這個“牛鼻子”,瞄準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主攻方向和前沿領域,引導各類社會資源聚集,推動武漢制造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10日,“中國制造2025調研行”專題采訪活動在武漢舉行。 張芹 攝
據悉,目前,武漢正以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努力形成全國乃至世界級高新技術集群。
為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做大做強,武漢市配套推進了財政專項資金改革,整合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科技和產業專項資金,設立首期規模為102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基金已經參股設立65支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126億元,投資項目337個。
萬勇介紹,到2020年,武漢市將實現“三個70%”,即在工業總產值中,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超過70%;在高新技術產業中,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超過70%;在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科技企業的數量超過7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