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訊
證券時報
中國恒天整體無償劃入國機集團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推動下的央企重組接連不斷。年末將近,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重組也拉開帷幕。
經緯紡機和凱馬B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恒天與國機集團經過充分溝通、自愿協商,擬按照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原則,以強化雙方主業核心能力、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共享為目標實施重組,并于2016年11月10日簽署了重組協議。按照該協議,中國恒天整體產權將無償劃轉進入國機集團,中國恒天成為國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目前,中國恒天直接和間接持有經緯紡機約4.07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7.73%,直接和間接持有凱馬B2.0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60%。兩家公司表示,具體重組方案的最終確定,尚需國務院國資委及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存在不確定性。中國恒天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化,但國資委作為最終控制人不會變化。
資料顯示,成立于1998年9月的中國恒天為國資委旗下央企,由原國家紡織工業部所屬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中國紡織機械和技術進出口有限公司、中國化纖總公司、中國絲綢工業總公司等組建而成。中國恒天現有二級子公司22家,員工5萬余人。
前員工涉“老鼠倉”浙商財險被暫停股票投資
浙商財險成為保險業首例因涉“老鼠倉”而被暫停股票投資能力備案的公司。
近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相關通知,要求浙商財險進行整改。
據上海公安機關公開的資料,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間,浙商財險前員工劉某在自己管理的產品賬戶預備投資股票之前,利用自己朋友的資金操盤證券賬戶,先行交易與該產品賬戶相同的股票,累計交易金額高達1.2億余元,已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
這些異常交易行為被證監會的大數據監測系統發現,通過行政稽查,發現賬戶有開展“老鼠倉”交易嫌疑。在監管部門調查之初,劉某一度外逃,但半年后返回國內自首。
9月份,浙商財險涉老鼠倉的消息開始在業內傳播。證券時報記者向浙商財險發出采訪函,公司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劉某已經離職,未透露更多信息。
11月8日,保監會官網發布的“保監資金(2016)225號”文證實了這一消息。因為前員工涉嫌“老鼠倉”案件并接受立案調查,保監會決定暫停對浙商財險公司股票投資能力備案。
保監會要求浙商財險切實整改,進一步加強股票投資制度建設,完善股票投資運作機制。整改完成后,需要提交整改報告,經評估后才可恢復股票投資能力備案。
雪藏半年終于亮劍 商品期貨首度實施交易限額
商品市場的連續火爆已經引起監管部門注意,期貨交易所的新一輪調控正在加碼。
最近幾個交易日,上海期貨交易所與大連商品交易所相繼宣布上調螺紋鋼等相關品種手續費或交易保證金,且首次對個別品種實施交易限額制度。這是今年5月份大商所、上期所引入交易限額制度以來,首次在商品期貨市場實施這一制度。
上海一家私募基金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這次檢查與去年股指期貨相似,主要檢查持倉量和交易量大的產品賬戶。這在業內被認為是對商品期貨市場監管加強的重要信號。
此次實施交易限額的商品期貨品種,包括上期所的螺紋鋼、天然橡膠,以及大商所的焦炭、焦煤。
根據兩大期交所要求,自2016年11月11日(11月10日晚連續交易時段)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螺紋鋼RB1701合約和RB1705合約日內開倉交易的最大數量分別為1萬手;在天然橡膠RU1701合約和RU1705合約日內開倉交易的最大數量分別為1500手。對于焦炭和焦煤品種,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的單個品種、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手。其中,單日開倉量是指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某個交易日、在某個品種所有合約上的買開倉數量與賣開倉數量之和。通知強調,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