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 2016年被譽為VR元年,越來越多的VR產品進入我們的視野之中,而技術難度相對較高的PC頭盔,其效果較手機VR盒子會提升很多,從沉浸感、位置跟蹤、手部操作各方面體驗全面提升。很多小伙伴們一定躍躍欲試了。市面上售價很高的頭顯并不適合新手小伙伴,想要體驗VR游戲的新手們最好選擇一款性價比高,使用相對簡單的產品。
過去兩周里,筆者深度試用了國內技術很成熟的PC端VR設備——蟻視二代VR,下面來深度一一解析這一款VR產品。蟻視二代VR是繼ANTVR KIT之后的PC端消費級產品,更加圓滑而賦有科技感的外觀(之前Kit方得像塊磚orz),inside-out尖端定位技術的應用等等讓蟻視二代VR正式來到了巨人的世界。
一、硬件簡評
蟻視二代VR套裝擴展級包括一個頭顯、一套地毯、兩個手柄,頭顯單獨放在硬質大盒內。其他分開裝盒,拿起來略麻煩。
蟻視二代VR頭顯外觀很簡單,有弧度的透明鏡面,下方只有一個紅外攝像頭,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沉穩而簡潔,亮黑紅漸變也有種霸氣。
頭顯具備自適應瞳距功能,不需要手動調節,佩戴頭盔時,兩側的彈性設計可以讓頭盔的鏡片直接根據用戶臉部大小進行調整,更好貼合面部輪廓;而其寬裕的內部空間,也為戴眼鏡的用戶留出了足夠空擋。臉部緩沖海綿和鼻部的墊層形成了完美遮光圈,從根本上解決了漏光問題進一步提升沉浸感。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蟻視二代VR頭顯底部的紅外攝像頭,中間的攝像頭負責接收紅外光源信號,兩側的紅外燈是在用戶使用地毯時發射紅外光配合定位的利器。蟻視把紅外攝像頭置于頭顯之中是個很聰明的選擇,有效提升了用戶使用產品的自由度;同時,因為紅外光是從頭盔發出的,因此可以無限擴展位置追蹤的范圍而不會像其他產品從外界基站發光的方案一樣受到光線范圍限制。
此外,蟻視二代VR的這種方案還能允許多人在同一個場地中同時使用,不會像HTC Vive那樣出現兩臺頭顯在同一區域無法同時使用的情況,這對于一家人同時體驗VR游戲或者觀看VR電影來說更加方便。
說完頭顯,再給各位簡單說說配件。配件之所以這么多還是跟蟻視二代VR的定位技術密不可分,一套是定位球(桌面級)、另一套是定位地毯(擴展級),不管是玩需要頻繁走動的大型游戲還是玩一些只需要簡單運動的小游戲,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二、平臺搭建
蟻視二代VR的平臺搭建難度不大,結合官方的教程視頻,6步就可以完成搭建,詳情如下:
1.首先下載并安裝蟻視VR大廳,網速快下載大概2、3分鐘就能搞定;
2.把頭顯的HDMI和USB3.0兩根線插到電腦對應位置上,到蟻視大廳查看鏈接狀態;
3.下載Steam,之后在工具類搜索“Steam VR”下載并安裝;
4. 接下來是安裝新手教程,文件不大,跟著提示走完步驟就行了;
5.完成安裝后打開Steam,之后開啟Steam VR,設置二代頭盔的兼容;
6.安裝好定位球、或地毯、接上控制器,就可以開始你的VR之旅了。
整體完成大概花費了2小時,期間有點小插曲,不過都順利解決,和HTC Vive的搭建相比,蟻視二代VR簡單省事了不少,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蟻視二代VR頭顯上除了HDMI和USB3.0兩條線之外并沒有其他多余的接線,這點為未來變為無線設計提供了很大的可能。略糾結的就是控制器上的線,如果改成無線設計玩游戲操作時會更方便些。
想要登陸ANTVR大廳很容易,只要家里有網,自己注冊一個蟻視賬號就可以了,因為是國產,所以并不需要VPN代理或者翻墻,你家網速夠快它就能多流暢,贊。另外,大廳里的內容也是比較全面的,游戲很多想玩什么隨你挑,不用費神的自己去找VR資源。當然,你也可以在這里隨時查看設備連接狀態是不是正常。
對于電腦的要求,官方推薦配置是i5-4590 CPU、GTX 970級別顯卡、8GB內存,接口方面需要1個USB 3.0和1個HDMI 1.4接口。隨著N卡GTX 1070和A卡Pro 460的推出,VR Ready的門檻有所降低,但價格上并不樂觀。
三、佩帶體驗
蟻視VR二代頭顯的佩帶整體還是非常不錯的,頭顯兩側和頭帶為彈性設計,臉型、頭型無論大小都能夠做到完美貼合。頭顯兩側的耳機可以自由伸縮調整角度,帶好頭顯之后根據用戶自己耳朵位置去調整耳機就可以了,很方便。頭顯內部貼面海綿厚實柔軟,鼻翼遮光罩則為軟膠質都是可拆卸設計臟了就可以拆卸清理,另外,頭盔內部屏幕如果使用過程中落灰,也可拆卸下鼻翼遮光罩,用贈送的靜電刷伸進去除塵,非常貼心。
蟻視二代VR頭顯內部空間很寬裕,為配戴眼鏡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所以不管你近視多少度,都可以佩帶自己的眼鏡用蟻視二代VR頭顯直接去體驗VR游戲、電影,佩戴時也并不會覺得頭部隔得難受或者空間過于緊湊。
四、游戲體驗
對于蟻視二代VR來說游戲自然是重頭戲,不過在此之前先跟大家聊聊畫面。二代頭顯的畫面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這點也得益于其自研的無畸變菲涅爾透鏡。下圖是筆者在看電影時的截圖,可以看到蟻視二代VR頭顯輸入的畫面都是正常比例畫面,并沒有類似Oculus Rift的那種像素點或者邊緣變形的問題。
使用蟻視虛擬大屏功能觀看電影,效果非常震撼。需要注意的是虛擬大屏需要使用win10系統,筆者剛打開時對此表示不滿,但經過下載steamVR上其他虛擬大屏軟件,發現均需要win10系統才能支持,一番研究后發現,win7系統本身無法支持Desktop duplication(桌面共享)功能,而微軟在win10版本上才增加此功能,因此所有的虛擬大屏軟件均需要win10才能使用,只能說有新系統還是快快升級吧。
目前筆者體驗了10余款游戲,這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3款簡單為大家介紹下,分別是Space Jones VR、Windlands、ALONE? – VR。
Space Jones VR
喜歡上《Space Jones VR》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蟻視二代VR,配套的紅外手柄控制器不僅在瞄準的時候更加有質感,下方的扳機鍵也讓射擊體驗更加真實,而雙手柄更新后,各種射擊的花樣更是層出不窮。
配合頭顯,《Space Jones VR》第一人稱射擊體驗也是十分給力,頭部簡單運動就能夠操控機體方向,因為沒有前后上下旋轉運動所以也不會感覺眩暈。在游戲后期越來越多的敵對飛船讓人目不暇接,在加上其逼真的射擊、爆炸音效可以說還是非常享受的。
在這種游戲里筆者還是略手殘一些,不過依然玩癮很大,雖然說第三關的時候,雙槍交叉火力下依然沒能通關,并且經常被爆炸的敵對飛船糊一臉……但依然十分熱衷這款游戲。
Windlands
《風之地(Windlands)》在外媒非常受推崇,之前蟻視二代VR沒更雙手柄的時候還玩不了,不過現在完全ok。游戲畫風有點“我的世界”的感覺,自由度很高。在這里冒險并不簡單,手中的抓鉤就是在這個世界行動的必備品,所以掌握它的使用技巧很重要。
游戲開始在一個小山洞,出去之后則是一片天馬行空的景象,懸空的石頭棧道、建筑比比皆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控制手中的兩個抓鉤,一關一關的闖過去。
將抓鉤扔出到一個著力點后,(抓鉤最佳著力點還是優先選擇樹冠,這是筆者掛掉N多次之后才發現的,巖石、城墻、樹干都是擺設。)就會被快速的吸附過去,兩個抓鉤交替使用可完成大范圍的位移。
順便說一句,瞄準的時候不要光動頭,蟻視二代VR的同學記得要保證手柄在頭顯前180°以內,不然會識別不到,游戲內的小圓點是抓鉤瞄準的位置。大概是因為對于手殘黨來說這個游戲略難,所以筆者自己對《Windlands》感覺就一般般了。不過喜歡冒險類風格游戲的技術流選手還是可以多嘗試嘗試。
ALONE? – VR
不得不說筆者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嚇得不輕,一開始感覺這個游戲會有點像《零•紅蝶》但是實際玩起來并沒有那么靈異,反而感覺比較壓抑,就是不管去哪都看不見全部景物、只能看到眼前那么一塊,還需要撬棍、手電、壺等各種道具幫助自己進入其他房間。
之后事情好像就開始越來越不對勁……先是床上看起來明顯有人睡覺的輪廓在,之后就是家里有個無頭模特但并不知道整個套在上面的是張人皮還是件衣服(注意細節:有肚臍 0.0#)。
但這些最起碼看起來還是像在一個民居里,好奇心害死人,筆著覺得不夠過癮,于是乎一番瞎轉就莫名其妙的找到了一個非常陰郁的停尸房。打開其中的冷柜,里面還有尸體,用袋子包著,還能看到很明顯的人形輪廓。這個時候心里已經有點發毛了,只想快點離開這個詭異的地方。
跑出去的時候,正好經過走廊,一個輪椅突然從拐角處直接滑過來,上面木有人,輪椅卻滑的很快,最后撞到墻,發出很大聲!尼瑪啊……瞬間炸毛!(ps:玩的時候聲音開小些,二代頭顯的耳機雖然不是入耳式,但音效依然很出色,嚇尿表怪偶……)
緊接著沒多久就碰到這個不知道該說是幽靈還是喪尸還是什么的貨,此時寶寶內心是崩潰的……嗷嗷嗷嗷啊啊啊啊啊……別過來!!??!
總之,這個相比“Emily Wants To Play”鋪墊略長,活動范圍也更廣,驚嚇程度有所上升,有膽量的朋友可以親身體驗一下。
五、如何購買
蟻視二代VR是咱中國自家產品,買起來還是非常方便的,并且現在又正是一年僅此一次“雙11”大促,所以原價4399元的擴展級3949軟妹幣就能搞定,而原價3499的桌面級只需3199軟妹幣,此外還有大號鼠標墊、北通游戲手柄贈送!
需要購買的話某寶和京東上都有現貨,記得選擇蟻視官方旗艦店或者京東自己發貨的產品,才比較保險。
六、總結
蟻視二代VR發售之后,其畫面、音效和定位方式還是讓筆者十分滿意的,而且作為一名老玩家,想站著玩游戲還是坐著玩游戲都能夠得到滿足,這一點很好。
雖然HTC Vive的定位精度很高,但它對于安裝搭建的苛刻要求讓不少人會有種望而卻步的感覺,在沒有玩游戲前體力和熱情就會因為調整定位塔而率先耗盡(三腳架單獨購買也是蛋疼……)。
現在蟻視二代VR就已經有了可以識別用戶五根手指收拾的紅外控制器,Vive在體感上的優勢被削弱,加上PS VR的到來,高端頭顯的白熱化階段已經越來越近。
無論VR體感發展如何,筆者認為有限消耗的還是玩家精神,體力則是次要的,達到一個平衡才能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最后也希望蟻視能夠推出更多技術上更尖端,體驗更加優秀的產品,位玩家帶來更棒的游戲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