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訊
時隔一年半之后,長江證券(000783)第一大股東變更事宜終于取得關鍵性進展。長江證券今早公告,新理益集團以100億元受讓海爾投資所持公司12.62%股權事宜,已獲證監會核準。
2015年4月,劉益謙控制的新理益集團與海爾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后者擬以100億元的價格將所持長江證券6.98億股股份轉讓給前者。因長江證券今年開展了定增,公司股本規模擴大,這部分股票對應的股權比例也由此前的14.72%縮減至12.62%。
劉益謙受讓股權并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的計劃,是在長江證券前任董事長執政的時代進行的,彼時又正好處于A股市場的牛市期,券商股火熱。當時,劉益謙已經控制著一家資產規模超過600億元的保險公司國華人壽,并最終將其注入上市平臺天茂集團(000627)。因此,收購長江證券股權,也被市場解讀為劉在金融領域的又一大手筆布局、將向全牌照金融平臺發展。
按照海爾方面的說法,轉讓長江證券股權是出于自身財務安排的需要,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該筆交易的確賺了。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海爾雖為長證第一大股東,但在公司董事會僅有一個非獨立董事席位,并不具備太大的話語權。
而一直以來,湖北國資雖然名義上并未實現對長證的控股,但公司董事長均由國資派遣,以此來把控長證的發展方向。因此,有觀點也認為,在這種情形下,即便海爾擁有第一大股東地位,也只能充當一名財務投資者的角色。
不過,長江證券的這一局面正在發生重要的變化。此前,湖北國資通過其控制的湖北能源等企業控制長江證券較大比例的股權,因此在企業決策方面顯得更有底氣。湖北能源持有長江證券9.17%的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隨著去年重組的完成,湖北能源控股股東已變更為三峽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不再是湖北省屬企業。
這一變化之后,湖北國資在長江證券的話語權可能將會減弱。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長江證券前十大股東中,僅湖北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為湖北省國資控制的企業,持股比例為3.62%;潛在一致行動人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為武漢國資控制的企業,持股比例同為3.62%。
而此次股權轉讓完成之后,除了新理益受讓海爾投資12.62%的股權之外,劉益謙還通過旗下的國華人壽有長江證券4.28%的股份,二者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6.9%,拉大了與其他股東的持股差距。
對于公司股東層面的變化,長江證券方面不太樂意發表看法。這一年半以來,A股經歷了一輪大起大落的牛熊周期,長江證券的市值是如此。按照長證目前的市值來計算,劉益謙的這次接盤目前浮虧近20億元,僅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顯然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若從試圖拿下公司控制權、納入劉益謙金融版圖的角度來看,相較湖北國資與長證其他股東的交情,劉益謙顯得疏遠許多。而長證的股東體系本就復雜,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重大決策。目前,央企三峽集團旗下三峽資本及湖北能源尚持有長江證券15.19%的股份。因此,即便劉益謙已經成為長證第一大股東,但想要將之變成其實際控制的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