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網易發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網易2016年Q3凈收入92.12億元,同比增長38.1%,其中在線游戲凈收入增長26.0%,廣告服務凈收入增長23.8%,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凈收入增長107.2%;凈利潤為27.4億元,同比增長45.6%,本季度凈收入和凈利潤再次創歷史新高。
“我們相信,網易還有許多的成長機遇。我們將利用自身豐富的經驗和強大的研發能力,繼續發展和完善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繼而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網易公司CEO兼董事丁磊表示。事實上,網易也一直是這樣做的,用打造精品的精神將業務拓展到各個領域。
一直以來,網易給公眾的印象就是一家以門戶、游戲等起家的互聯網公司,從這次的財報也可以看出,游戲收入仍然是公司最大的現金牛,同時新聞、郵箱等老牌起家業務仍然在行業中名列前茅。另外,現金流充沛的網易近年來也在電商、教育、在線音樂等領域開疆拓土,并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這其中當然也離不開互聯網巨頭們目前都在重點發力的互聯網金融領域。
事實上,隨著網易近年來不俗的業績和產品口碑,媒體與資本市場已經將中國互聯網格局從傳統的“BAT”三足鼎立時代描繪成未來的“BANT”四巨頭時代。而在當下最火爆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國互聯網四巨頭的布局發展也各有千秋,成為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引導者。
阿里:支付寶+全牌照
阿里絕對算得上是國內最早布局互聯網金融的企業,憑借“支付寶”+“金融全牌照”這兩張王牌,打造了估值超600億美元的金融帝國螞蟻金服。目前,支付寶實名用戶超過4億,成為螞蟻金服最大的流量入口。登頂國內第三方支付首把交椅之后,支付寶正積極踐行其“國際化”戰略,除了打造“泰國支付寶”、“印度支付寶”,還通過戰略合作、收購等方式進入歐美市場。
同時,財大氣粗的螞蟻金服還擁有國內最全的金融牌照,包括支付、征信、貸款、銀行、基金、保險等,已經成為互聯金融行業名副其實的“帶頭大哥”。就在11月10日,馬云還首次對外確認了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
騰訊:微粒貸+微信支付
騰訊在互聯網金融之路最初走得并不是很順利,卻憑著微信這個超級流量入口后來居上。騰訊財付通和支付寶在同一年誕生,不同于后者的順風順水,財付通在掛靠微信之后,才開始來了場漂亮的“翻身戰”——隨著微信紅包的火爆,微信支付迅速搶占第三方支付市場,目前已經成為及支付寶之后的全國第二大第三方支付工具。
采取同樣打法的還有微粒貸,作為微眾銀行推出了一款互聯網銀行貸款產品,微粒貸主要通過微信和QQ這兩大超級流量載體向用戶推出小額信貸服務。大樹底下好乘涼,微粒貸自去年5月上線后,截止到今年10月,累計發放貸款金額就已經達到了1200億,成為繼阿里借唄之后的市場占有量最大的消費信貸類產品。
百度:百度錢包成亮點
百度在互金領域的發力雖然有點后知后覺,但目前顯然已經成為百度重點發力的項目,其中,百度錢包無疑是百度金融體系中用戶量和活躍度最高的產品。
不久前,百度同樣發布了Q3財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百度錢包激活賬戶數持續、快速增長,已經達到9000萬,同比增長99%。
網易:大數據風控平臺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特別是金融科技方面,網易屬于早期的布局者。早在2009年,網易就推出了線上支付與代收平臺網易支付(原名網易寶),后又在2013年底推出了互聯網理財平臺網易理財,而在去年,網易整合旗下網易理財、網易小貸和網易支付等產品,成立了網易金融事業部,覆蓋了財富管理、貸款和支付業務需求。
在基礎互金業務的支撐下, 2016年網易金融重點實現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突破,在大數據、智能金融等創新產品領域進行了嘗試和研究。目前,網易金融正立足于自身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的特色與優勢,面向銀行、金融機構等全力打造全國首家智能風控開放平臺,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及普惠金融的發展。另外,作為網易生態體系內的重要一環,網易電商產品的崛起也為網易金融尤其是消費金融、小額信貸等產品的爆發創造了巨大的空間。
無疑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巨頭們的標配型產品與完善生態的重要一環。其中螞蟻金服憑借支付寶和金融全牌照,已經成為阿里體系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板塊之一,成為阿里系的重要收入引擎;騰訊金融憑借微信支付和微粒貸這兩款明星級產品,相信也能在互金領域交出亮眼的業績;百度金融也被百度視作在人工智能、數據等領域方面的重要落地棋子;同樣憑借獨創模式的智能風控平臺和消費金融產品,網易金融也有希望成為網易業績的下一個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