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朱筱珊 王一鳴
由證券時報旗下中上聯、機會寶和創業資本匯共同組織發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沙龍昨日在深圳舉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李黔,申萬宏源證券、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蔡麟琳,時代伯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石陽陵和紅星汽車董事長李凌云發表了主題演講,分別從把握新能源汽車投資機會和產業現狀前景兩個方面解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數據顯示,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邁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0.2萬輛、28.9萬輛,同比上年增長93%和100.6%。由于新能源汽車騙補查處事件影響,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低于市場預期,環比僅增加9.65%和6.25%。2016-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0%。
比亞迪:“云軌”項目未來3~5年將迎來大爆發
李黔表示,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企,危害國家能源安全。新能源汽車動力、效率和反應速度快,從產品本身,新能源汽車具有優勢。從原材料本身看,磷酸鐵鋰和三元各有優勢。他個人認為,當市場需求激增后,三元的原材料供應會出現瓶頸。
電池方面,李黔表示,比亞迪未來擴大三元布局,2016年比亞迪預計電池產能10GWH,明年新增三元電池5~6GWH。
從市場份額來看,2015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球11%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未來將推出比亞迪·宋、比亞迪·元一系列SUV汽車。
在李黔看來,比亞迪參與的“云軌”項目未來3~5年會迎來大爆發,是萬億級的市場。比亞迪擁有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在“云軌”技術方面運用原理一致,隨著云軌軌道交通在全國的推廣,未來有望再造一個比亞迪。目前該項目在手訂單達在700~800億規模,2017年或將貢獻部分收入。
據了解,比亞迪“云軌”屬于中小運力的軌道交通,造價僅為地鐵的1/5;建設周期僅為地鐵的1/3;噪音低,可從城市建筑群中穿過。
蔡麟琳: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年
蔡麟琳表示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調整年:政策大改,落地推遲,預計全年銷量50萬輛不到。2017年是播種年:新能車政策布局完成,產品重新調整定型,預計2017年下半年基本面逐步改善。2018年是爆發年:2018年雙積分政策實行、2019年補貼退坡、model 3正式發售,多重利好因素疊加。
在動力電池產業鏈,蔡麟琳分析,由于電池產業毛利率過高以及新能源汽車放量節奏低于市場預期,動力電池領域面臨結構性產能過剩,2017年開始優勝劣汰,但龍頭公司毛利率有望維持,二三線廠會明顯下降,龍頭公司逐步勝出。同時,由于電機、電控行業門檻不高,毛利率無法長期提升。而銅箔屬供給剛需,具備較強的價格彈性,目前年產能4.2萬噸,鋰電銅箔對加工工藝要求比其他銅箔要求高,具有一定壁壘。市場集中度較高,2017年仍然看好,可適當布局。
他表示2017年、2018年三元需求分別為9GWH、15GWH,三元2017年產能集中投放,2017年三元實際釋放出來的產能將達28.8GWH,明年三元產能開始過剩,毛利率將出現下降。
與此同時,正極行業毛利50%左右,技術壁壘較強,預計高端的高鎳三元后續毛利率不會下降太大。鋰鹽方面則長期看好類寡頭的市場格局,明年碳酸鋰價格向下壓力較大,預計氫氧化鋰價格支撐力度強于碳酸鋰。
蔡麟琳認為鈷鹽處于供需平衡逆轉點左側,2017年仍然過剩,但邊際好轉;同時預計隔膜干法單拉價格會下降,濕法市場格局較好,毛利率難以大幅下降。
一級市場投資:關注動力電池和“關卡型”公司
石陽陵則從PE投資的角度分享了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看法和投資邏輯。梳理整個產業鏈結構,以新能源汽車為圓心,上游包括鋰、三元、石墨等原材料;中游包括電池、電機、充電設施等在內的零部件以及整車廠;下游包括充電運營和車輛維護的下游運維以及公交公司、物流公司、租車公司的下游應用。
在整個產業鏈中,時代伯樂覺得“關卡型”公司值得投資。以投資欣銳股份為例,欣銳股份主營DC/DC轉換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中游零部件,屬于關卡型公司;同時團隊優秀,技術領先,持續享受行業紅利。
石陽陵表示,行業的爆發需要基礎設施的完善,要動態看待行業發展。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和政策導向,判斷產業走勢。
新能源汽車鏈核心:動力電池
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行業已變成紅海。多氟多在去年斥資1.6億控股紅星汽車后,正專注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今年上半年,紅星汽車對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集中優勢進行新能源汽車開發。取得物流車、面包車、卡薩SUV三款車型公告。
談及行業發展趨勢,李凌云認為,隨著各路資本蜂擁而至,新能源汽車行業已變紅海。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整車與鋰電池產業投資額已分別逾千億規模。新能源汽車鏈的核心是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的核心是產品安全性,規模化、高度自動化和上下游一體化才能提高產品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