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訊
11月11日央行公布2016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10月新增社融8963億,環比減少8246億,同比多增3370億;M2由上月11.5%回升至11.6%;當月金融機構貸款增加6513億,環比少增5643億,同比多增1377億。
海通證券姜超發布10月金融數據點評認為,社融信貸均放緩,流動性短期拐點。
社融環比回落
10月新增社融總量8963億,環比減少近一半,但同比多增3370億。從結構上來看,表內新增對實體貸款季節性回落至6010億,相比上月下降一半,但同比依然多增437億;受人民幣匯率貶值影響,外幣貸款減少335億,但同比少減982億。表外融資中,10月新增委托、信托貸款環比少增1253億,但同比多增了66億;票據監管令未貼現匯票再降1803億,而降幅較上月收窄;企業債凈發行降至2439億,環比少增504億,同比少增892億,或受到房企發債收緊政策影響。
綜合來看,信貸回落、表外融資減少、企業債發行量收縮是10月新增社融環比下降的主因,且季節性占據主導。但與歷年同期水平相比,今年10月增幅依然不低。
信貸增長放緩,房貸后繼乏力
10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6513億,環比季節性下降46%,但同比多增1377億。總體來說,今年10月總信貸增幅高于歷年同期水平。但從結構上來看,前期地產銷售火熱的滯后影響推動居民中長貸繼續高增,非居民中長貸受季節性因素和地方債務置換拖累而增速大幅回落,所以信貸增長依然主要靠房貸。
具體來看,信貸增長主要靠房貸,但后繼乏力。10月居民部門貸款增加4331億,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61億,中長期貸款增加4891億。居民中長貸占10月信貸增幅的75%,說明前期地產銷售火熱帶來房貸滯后的高增長,仍是信貸主要支撐。
但國慶假期前后各地最嚴地產調控政策出臺后,地產銷售增速大幅下滑,10月份30大中城市日均銷售面積相比9月下降21%,一般地產銷售向貸款傳導有1-2個月的時滯,所以未來房貸或大幅走弱。
季節因素和地方債置換沖擊企業貸款,信貸未來有繼續萎縮風險。10月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684億,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38億,中長期貸款增加728億,票據融資增加1097億。非居民中長貸環比下降84%,一方面是因為9月季末沖量透支銀行儲備項目,另一方面10月地方債發行近5000億,債務置換對信貸亦有較大沖擊。10月非居民中長貸處于歷年同期低位,反映企業融資需求仍疲弱,再考慮到房貸增幅或繼續縮窄,未來信貸有繼續萎縮的風險。
M2增速趨降,M1繼續高增
10月M2同比由上月11.5%微升至11.6%,盡管信貸回落、財政存款回升,但非銀存款大增。10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21萬億,同比多增6355億,其中,住戶存款減少4680億,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083億;新增財政性存款季節性回升至6821億,對M2增速構成較大拖累;但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231億。但考慮到MPA監管下非銀存款增長趨緩,未來M2仍趨下行。
10月M1增速從上月的24.7%回落至23.9%,但仍在高位,反映地產銷售火熱、企業資金充沛,而實體投資意愿偏弱。從歷史經驗來看,M1對于通脹和資產價格都具有滯后的推動作用,當前活期存款高企,部分資金甚至流入金融市場,成為資產價格輪動的重要力量。
流動性短期拐點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漲,將推動4季度通脹上行,而央行在三季度貨政報告中提及當前物價上行的壓力,且強調要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此外央行還提到準備金工具可能形成資產負債表效應且信號意義較強,所以降準受到的制約較多。
再加上美國年末加息窗口漸近,人民幣持續承壓,預計短期內貨幣政策難以寬松,流動性出現短期拐點:體現為貨幣和債券利率上升,廣義貨幣M2增速趨降,難以完成13%的年度增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