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訊
同仁堂: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4%符合預期
機構:群益證券(香港)
公司業績:公司2016前三季度實現營收89.0億元,YOY+12.0%,,錄得凈利潤7.6億元,YOY+14.4%,折合EPS為0.55元,公司業績符合預期。其中,公司Q3單季實現營收25.1億元,YOY+8.6%,錄得凈利潤1.9億元,YOY+12.7%。
醫藥工業和商業穩健增長:我們預計公司醫藥工業板塊在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六味地黃丸、阿膠等大品種快速增長的推動下,營收預計維持11%左右的增幅,預計未來隨著大興和安國基地投入生產,公司產能瓶頸將會得到解決,醫藥工業營收將繼續提升;公司醫藥商業板塊營收預計維持12%左右的穩定增長。綜合來看,隨著產品結構的優化,公司Q3單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至46.8%,三項費用率為29.3%,同比增加2.4個百分點,主要是受銷售推廣增加,銷售費用率提升所致。
主要參股子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同仁堂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5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凈利潤5.4億元,同比增長17.1%;“同仁堂國藥”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0億元,同比增長13.0%,實現凈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29.8%;公司下屬子公司業務的穩定增長,為同仁堂帶來了良好的收益。
國企改革提供催化劑:公司控股股東北京市國資委提出將加快推進市屬國企與中央企業的合作,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和相互換股等多種形式,實現股權多元化;鼓勵有誠信、有責任、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國有資本企業改制重組。公司也有望在股權激勵、混合所有制等方面進行相關嘗試,以求提高企業經營活力。
品牌認知度極高,產品資源豐厚:作為中藥老字號旗艦社會認知度極高,從而有力的保障了公司產品在終端的價格維護能力及新品的推廣速度。800種產品文號和200個獨家品種是公司巨大的資源寶庫。
盈利預計:預計公司2016/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10.0億元(YoY+14.7%)/11.5億元(YoY+14.9%),EPS為0.73元和0.84元,對應PE為43倍和38倍。公司作為老牌中藥企業,品牌美譽度極高,現有品種可發掘潛力巨大,未來有望受益于國企改革,激發經營活力,公司目前估值合理,維持“持有”建議,積極關注北京市國資混改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