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4日電 黃保申來自山東菏澤,是巨野天家薯業地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之一,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將不起眼的紅薯打造成了當地農業發展的特色亮點,托起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如何將紅薯變成“金疙瘩”,黃保申有著自己的經營之道。
天家薯業地瓜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500萬,2016年種植戶為3500戶,覆蓋36個村,其中貧困戶550戶。目前合作社擁有育苗大棚87畝,覆蓋種植面積近千畝,輻射管理面積7千余畝以上,是魯西南最大的鮮紅薯“產、購、銷”一體化綜合運營商,也是國家精準扶貧項目農業帶頭企業、縣優秀示范種植合作社。
為了讓合作社的產品真正“走出去”,黃保申一直在尋找優質穩定的銷售平臺。據黃保申介紹,2015年他開始使用一畝田APP。通過一畝田APP,他及時掌握了紅薯價格行情的走勢,并在短時間內積累起了大量客戶群,使產品快速準確地找到了目標市場。“我們合作社算了一筆賬,2016年通過一畝田銷售紅薯2000余畝,銷售額達700萬左右。”黃保申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一畝田APP在產品信息對稱、撮合交易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僅幫助我們拓寬了銷售渠道,還鼓舞了團隊士氣,更讓我們的產品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和信賴。”
目前合作社集育苗、種植規模化、產品質量標準化、銷售渠道網絡化于一體,拉長了產業鏈條,增加了紅薯產品的附加值和生態效應。合作社自建品牌“農夫薯薯”,注冊了“天家”商標,對種植的地瓜品種進行了“三品一標”的認證,建立了“惠農網絡”電商服務平臺,將農產品統一品牌、統一包裝后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有力擴大了銷售市場。黃保申說,合作社目前已經在發力解決紅薯品質和標準的問題,力爭推動紅薯生態實現良性發展。
盡管黃保申已經帶領合作社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還在不斷深挖市場需求,已將合作社的業務擴展至紅薯深加工以及農資、農機購銷服務、倉儲物流服務等,為農民朋友提供了更加全面、優質的服務。
同時,合作社還在實施“活力”行動——土壤改良計劃,利用地瓜不追求絕對產量、但要求品質的特性,計劃用5-8年時間改良1-2萬畝土地。黃保申表示,目前他正在和幾家農業科技公司做相關對接洽談工作,已和其中三家達成合作協議。盡管改良土壤耗時費錢,在黃保申看來卻很有必要,”不能只看當下,我這是在為今后的發展‘施肥’。”
深耕農業多年,黃保申對農業經營有著自己的理解:”發展農業要抓住機遇,敢于創新,還要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堅持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走得更遠、更穩。“正是憑借這樣的發展理念,他才能帶領合作社一路向前。未來他將繼續借力一畝田APP,讓“小紅薯”形成“大產業”,從而幫助更多農民朋友實現就業增收、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