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日本內閣府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出口拉動,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經通脹調整后環比增長0.5%,換算成年率增長2.2%,為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擴張。
數據顯示,外需對GDP的貢獻率達到2014年第二季度以來最高水平,彌補了居民與企業的消費疲弱,但國內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仍缺乏增長動能。第三季度,日本出口環比增長2%,而前一季度為環比下降1.5%;進口環比下降0.6%,為連續第四個季度環比下滑。當季,占GDP比重達60%的日本國內個人消費環比增長0.1%,增幅與前一季度持平。企業投資環比基本持平,表明日本企業對本國經濟前景仍持負面預期。此外,不少日本企業對日漸走強的日元表示不滿,認為這導致產于日本的商品在海外市場失去了競爭力,或是侵蝕了返還國內的利潤。
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石原伸晃表示,盡管經濟仍顯疲軟,但不同政策將繼續令經濟溫和復蘇,且就業和收入條件正在改善。未來則需關注新興市場經濟體和金融市場波動性的下行風險,以及海外經濟的不確定性。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Masaki Kuwahara也對未來保持樂觀,指出亞洲新興市場的出口正在回暖,這將支持三季度的經濟增長。即便特朗普贏了大選,也不會影響日本經濟的復蘇之路。有日本經濟學家則認為,由日本經濟未來可能還將面臨增長乏力困境。此外,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也將對日本金融市場穩定和經濟增長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