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訊
恒大人壽增持5公司 承諾自愿鎖定6個月
在經歷媒體質疑及監管部門約談之后,恒大人壽增持多只“準舉牌”股票并承諾自愿鎖定6個月。
11月14日晚間,被恒大“準舉牌”的棟梁新材、國民技術、中元股份、積成電子和金洲管道均發布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公告。5家公司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中異口同聲:恒大人壽對公司股票進行了增持并計劃長期持有,承諾持有公司所有股票均自愿鎖定6個月。
“強制被動”?
根據5家公司所公告信息,恒大人壽買入時間均是在自9月28日起,而減持時間均是在10月31日和11月1日,持有時間約為34天。如此看來,恒大人壽確實存在“快進快出”操作風格。
然而,恒大人壽在公告中卻表達出一種“無奈”。例如,在中元股份公告中,恒大復函稱:“我司于2016年9月28日起買入貴司股票,持股均價為12.29元。貴司股票于2016年10月28日期連續大幅下跌,股價從最高15.53元連續下挫至最低12.86元,最低價格已接近我司投資成本,為保障投資資金安全,我司于2016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對貴公司股票進行減持。減持均價為13.07元,不存在大幅盈利的情形。”
恒大上述表述,意在傳達并沒有借市場熱炒之際,高位套現,而是在市場降溫之時,被動賣出。用一個國際象棋的術語形容,便是“強制被動”,即輪到走棋的一方發現已經沒有什么棋步好走時,礙于規則,被迫走出使自己馬上受損的棋步。
然而,迫使恒大人壽被動走出“受損棋步”的也許正是恒大人壽自己。此前,上交所一份問詢函問出了恒大人壽“短炒”梅雁吉祥,從而引起了恒大概念股“多米諾骨牌”連環暴跌。
不存在大幅盈利
在恒大人壽復函的表述中,“不存在大幅盈利”頻頻被提及。
具體到個股,恒大人壽在9月28日起買入中元股份的持股均價為12.29元,減持均價為13.07 元,盈利幅度為6.3%;恒大人壽以22.3元/股的均價買入棟梁新材,以22.6元/股的均價賣出,盈利幅度為1.35%;金洲管道的持股均價為12.53元,減持均價為13.38元,盈利幅度為6.78%。
恒大人壽唯有在國民技術的投資上獲得高于10%的收益率,恒大以17.53元/股的均價買入國民技術,減持均價為20.1元/股,盈利幅度為14.66%;而積成電子最低,買入時,持股均價為18.30元,減持均價為18.57元,盈利幅度僅為1.26%。
不過,比照此前公告,上述公司中,中元股份、金洲管道、國民技術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時,僅提供了恒大人壽持股情況,并未公告減持數量,但另兩家棟梁新材和積成電子均明確公告了恒大人壽的減持情況。
根據此前公告,恒大人壽三季度末持有棟梁新材1178.0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5%,截至10月31日,恒大人壽持有154.7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0.65%,若按照買入均價22.3元以及減持均價22.6元測算,恒大人壽持股34天所得盈利也就只有306.99萬元,積成電子則更低。
不過,在此前爭議較大的梅雁吉祥這一恒大人壽投資案例上,一度持股4.95%恒大人壽成為第一股東之時,該公司股價連續在10月24~26日3次漲停。粗略估算,恒大人壽出清梅雁吉祥獲利超過1.5億元。
從短炒到長期投資
從這5份如出一轍的公告來看,恒大人壽釋放了一個信號:自此以后堅持“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
恒大人壽稱,“鑒于恒大人壽減持后部分輿論解讀與恒大人壽投資初衷不符且對資本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為體現恒大人壽承擔資本穩定的社會責任,秉承保險資金對長期投資價值的要求。”,恒大人壽對上述公司“進行了增持并計劃長期持有”,承諾自愿鎖定六個月。
在上周末,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還通過所控制公司重新買入梅雁吉祥,持股比例一舉增至5%。
11月8日,中國保監會在其官方微博中稱,針對恒大人壽股票投資中的“快進快出”行為,已于近期約談了恒大人壽主要負責人,明確表態不支持保險資金短期大量頻繁炒作股票。保監會表示,恒大人壽應深刻反省短期炒作股票對保險行業及保險資金運用帶來的負面影響。
3天之后,11月10日,一家廣州市仲勤投資有限公司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梅雁吉祥,占公司總股本的5%。公告同時顯示,仲勤投資實控人為廣域實業,而廣域實業的實控人則為許家印。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此有不同看法:恒大人壽的一賣一買均左右了恒大概念股股價波動,走入了“高價套現——低價買回”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