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鎮11月15日電(記者 柴燕菲 趙曄嬌)2015年,信息經濟發展指數達125.6;2016年前三季度,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2728億元(人民幣,下同);工業機器人的使用量居中國第一位;阿里云成為世界第三大計算服務平臺;YUN0S(移動操作系統)成為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統……事實證明,浙江已是信息經濟發展的熱土。15日,浙江省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建設新聞發布會在烏鎮舉行,該省被正式批復為中國首個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
批復文件指出,示范區的創建應著力探索適合信息經濟創新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和新模式,激發浙江全省創業創新活力,努力推動浙江在“互聯網+”、大數據產業發展、新型智慧城市、跨境電子商務、分享經濟、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新型企業家成長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浙江獲批有著深厚的基礎。據介紹,近年來,浙江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快速增長,引領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6年前三季度,該省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2728億元,同比增長14.1%,比該省GDP增幅高6.6個百分點,占該省GDP比重達8.46%;規上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97.9億元、利稅總額1349.0億元、利潤總額1107.8億元,分別增長17.2%、25.8%和28.9%;實現軟件業務收入2714.2億元,同比增長18.5%,高出中國軟件增速近4個百分點,增速居第2位。
此外,信息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據浙江省副省長馮飛介紹,2015年,浙江全省信息經濟發展指數達125.6,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信息化發展指數95.89,僅次于北京、上海。
浙江省信息經濟領域更是涌現出一批特色優勢明顯的龍頭骨干企業,如阿里巴巴、海康威視、新華三、富通集團等,該省有7家企業年收入已超百億元、7家企業年利潤超10億元。
在今天開幕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浙江一批互聯網企業的亮相就備受關注,他們亦走在了信息經濟的前沿,率先與未來“握手”。和消費者“親密接觸”的阿里巴巴,其展臺人氣十足,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打開支付寶爭相體驗新奇的刷臉支付功能。參觀展會的夏瑋爽快地“刷臉”買下一本22元的筆記本,他樂呵呵地說:“這樣更加便捷了,支付很方便”。
在不遠處的新華三的展臺,一臺demo機柜顯得科技感十足,這里集中展出了R4900等自主研發的服務器。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新華三第一款中國研發的、自主創新的服務器,研發、生產、交付一體化,安全可控。
“以新華三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正在以創新的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無論是在推進現代化、工業化和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在全新商業模式的創造中,新IT都將作為核心技術,成為助推新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新華三總裁兼CEO于英濤說。
正如其所說,浙江信息經濟促進轉型升級的成效已然凸顯。據介紹,作為“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國家級示范區,浙江全省機器換人和智能制造步伐不斷加快,助推了該省工業朝著“提質、增效、升級”的方向前進,該省工業機器人的使用量約占中國的11%,居中國第一位,近三年該省累計減少低端勞動用工近200萬人,提高勞動生產率近30%。此外,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繼續保持快速發展,2016年三季度,浙江省實現網絡零售額6335.57億元、省內居民網絡消費3291.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4.21%和28.6%。
“如果說農業革命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能力,工業革命拓展了人類的生產能力,信息革命無疑釋放了人類的智慧,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革命正引發新一輪全球增長和創富熱潮。”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車俊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開幕式上說,浙江正在布局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打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系統,用信息經濟拉動浙江經濟,彎道超車,甚至換道超車。
據悉,今天的發布會上,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王秀軍還就創建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高度重視創建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的意義。二是要因勢利導,總結規律,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經驗。三是要規劃先行,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精心打造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標桿。
會上,工信部還批復同意設立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此前,工信部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鄭州、武漢、西安、沈陽、南京、重慶等地建設10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