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訊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今日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致辭。
劉云山稱,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2年來,一直是互聯網領域的積極參與者和有力推動者。中國作為有7億多網民的網絡大國,愿與世界各國一道,以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為指引,加強彼此政策協調與合作,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努力。
第一,我們應在完善治理規則、推動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方面深化合作。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推動國際網絡空間治理需要匯全球之智、聚各國之力。當前,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正處在關鍵的十字路口,尤其需要各國登高望遠,堅持平等相待、促進公平正義,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我們應當把尊重網絡主權作為一項基本原則,維護各國在網絡空間平等的發展權、參與權、治理權,著力改革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不搞網絡霸權,不搞一方主導或由幾方湊在一起說了算。要充分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個主體的作用,加快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國際化進程,形成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的治理格局。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動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網絡安全等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更加平衡地反映各方利益關切。
第二,我們應在促進互聯網創新創造、實現共同發展方面深化合作。互聯網在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著先導作用,為經濟結構優化提供著重要支撐。我們鼓勵和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創造,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培育,加快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各國應本著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深化技術研發、跨境電子商務、中小企業創新等領域合作,在網絡空間創造更多利益匯合點、合作新亮點。過去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未來的發展仍然離不開改革開放。我們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的機遇和成果。
第三,我們應在加快網絡普及、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方面深化合作。隨著信息化加速推進,互聯網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動脈,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新基礎設施。國際社會有責任在全球范圍促進信息技術普惠式發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加快網絡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技術、人才支持,增強其自身網絡發展能力,為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創造條件。我們應當加強在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電子政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網絡便民、信息惠民的新途徑新方式。中國愿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強戰略對接,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第四,我們應在擴大網絡交流、促進文明互鑒方面深化合作。互聯網在思想文化傳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我們要攜手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充分展示人類文明多樣性,在互動互鑒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各國應積極發揮互聯網在傳承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優秀精神文化產品數字化生產、網絡化傳播,弘揚正義、善良、陽光、美好的正能量。我們要加強網絡倫理建設,提倡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強化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中國愿深化與各國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網絡文化交流,促進民心相知相通,讓不同文明的花朵競相綻放、多姿多彩。
第五,我們應在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維護良好秩序方面深化合作。網絡安全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各國都難以獨善其身,必須通力協作、共同應對。維護網絡安全,重要的是樹立共同、互信、合作、可持續的網絡安全理念,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不能為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而犧牲別國安全。我們應加強網絡安全領域溝通協商,不斷增強網絡安全領域的戰略互信,建立常態化應急響應機制,有效管控分歧、防止誤判。同時,還要深化在技術研發、規則制定、信息共享、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依法堅決打擊各種形式的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和各類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個人隱私,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共同建設和平之網、安全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