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間,西安、南京、深圳、武漢分別出臺樓市新政,從規范商品房明碼標價、嚴格落實樓市調控新政、調整公積金貸款首付、提高主城區購房門檻等方面對現行政策進行加碼。國家統計局10月14日發布的“2016年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隨著調控效果的顯現,全國樓市熱度有所降溫,銷售量價同比增速開始放緩。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多數房企已經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在調控加強的背景下,房企推盤速度有所減緩,計劃將業績留至明年的情況較多。
細化限購措施
從四城的調控力度看,武漢出臺了區域細化限購措施,提高了主城區購房門檻,調控力度相對較大。
11月14日,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發布《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中確定,本市戶籍禁止購買第三套住房,非本市戶籍則需要連續在本市繳滿2年社保或個人所得稅證明,并且對于補繳的不予承認。
根據該意見,限購限貸范圍為主城區和開發區,即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以及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含漢南)、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等。
今年國慶期間,武漢市提出了“實施投資性限購,強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即對于武漢無住房的居民家庭,在主城區購買首套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為25%,二套房首付比例為50%,三套房的暫停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二套房的,暫停發放貸款,禁止在武漢主城區購買第三套房。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武漢主城區供需失衡,價格上漲過快,差別化區域限購限貸,可引導需求轉移,促進遠城區市場發展。同時湖北三四線城市中有不少城市去化周期超過1年,本次調控或有助于將部分購房需求引導至附近城市,有利于城市間市場均衡發展。
現有政策“打補丁”
而西安、深圳和南京的調控主要是規范銷售行為、調整公積金貸款首付和加快推盤。總體來看是在現有調控政策下的“打補丁”。
西安市房屋管理政務網信息顯示,從11月10日開始,西安開展維持3個月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主要對發布虛假房源信息和廣告、通過捏造或者散布漲價信息等方式惡意炒作、哄抬房價、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不符合商品房銷售條件,以認購、預訂、排號、發卡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等費用,借機抬高價格、捂盤惜售或者變相囤積房源等9種行為進行嚴查。
而南京則提出了宣傳調控政策、加快新盤上市、加強資格審查、強化市場監管四項措施,嚴格落實調控新政,力促南京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10月份,南京市房產交易中心共發放商品房銷售許可證25件,總面積達81.99萬平方米。
深圳決定自11月15日起調整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公積金繳存職工家庭名下在深無房的首付比例最低為30%、名下在深擁有1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購買第三套住房的不予申請公積金貸款。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深圳房價處于高位,公積金貸款額度有限,本次提高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實際對市場影響不大,更多是傳達出深圳市堅持調控政策的信號。記者 張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