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全球互聯網企業匯聚烏鎮,展示各家的創新黑科技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展望。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帶著全新的“互聯網+電子證件”來到大會,為連接智慧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共同探索網絡便民、信息惠民的新方式。
騰訊在展位上展示“互聯網+指數”
互聯網+電子證件連接人與公共服務
其實,騰訊在展會上演示的“互聯網+電子證件”離我們并不遙遠。11月3日,騰訊互聯網+合作事業部就聯合南寧市公安局聯合推出了全國首張微信電子身份證,讓所有南寧市民在微信上都能有一張24小時不怕遺忘的“電子證件”。南寧市民只要出示這張電子身份證就能實現治安檢查、收發快遞及酒店入住等功能。
微信電子駕照的使用同樣方便。此前深圳交管部門聯合騰訊推出了微信電子駕照,將駕駛證、行駛證、交強險狀態、防偽二維碼放入了微信內,為市民提供便捷的身份認證、證件狀態查詢、業務辦理等服務。當遇到交通檢查,深圳車主忘帶駕照時,只要出示“電子駕照”就能證明“我就是我”,從而避免罰款、扣車等。
同樣,電子社保卡也已成為連接社會保障、醫院、用戶的重要紐帶。用戶在微信上綁定社保卡后,便可使用微信醫保支付實現一鍵支付免排隊,大大提升就醫效率,縮短等候排隊時間。不僅于此,掛號、混合醫保支付都是電子社保卡的重要使用場景。通過微信等在線渠道為患者發送醫療檢驗報告等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時,也需要電子社保卡發揮身份認證作用。
現場觀眾在騰訊展臺體驗電子證件
騰訊“互聯網+電子證件”的演示,也吸引了眾多普通參觀者的關注。許多參觀者表示,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等重要的身份證明文件,往往都被要求隨身攜帶。微信電子證件的出現讓手機變成了用戶形影不離的證件包,極大提升了個人身份證件的安全性與便攜性。
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副總裁、互聯網+合作事業部總經理陳廣域在大會上表示,電子證件的推出不僅關乎公民電子身份信息的完善,更將公共服務與每個人聯系的更緊密。依托移動支付、云計算、大數據及安全,電子證件的出現將成為連接智慧民生的最后一公里,讓每個公民更方便的獲取公共服務,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電子證件的出現還標志著公共服務信息化的進一步深入。基于優圖人臉識別技術,微信電子身份證率先克服了在線身份認證難題,幫助政府部門打通個人信息孤島,推進公共服務的互通互聯。目前,騰訊公司已經與人社、醫療衛生、公安、交通等部門展開合作,共同推動電子證件與移動支付、社會治理等公共服務的創新結合,打造更加智慧的公共服務模式。
據騰訊相關負責人透露,電子證件的普及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騰訊已經與多個省市的公安部門達成戰略合作,通過開放騰訊自身的資源與技術,與更多政府部門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電子證件的普及與使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出門時把證件包放在家里就好,拿上手機,你的全部生活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