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進出口雙雙延續正增長
先導指數上升顯示出口形勢較樂觀
海關總署8日發布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7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9.8%。其中,出口5.88萬億元,增長14.8%;進口4.88萬億元,增長26.5%;貿易順差9940億元,收窄21.1%。
其中,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35萬億元,增長18.3%。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15.5%;進口1.03萬億元,增長22.1%;貿易順差2816億元,收窄3.4%。
從貿易方式來看,海關數據顯示,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前5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6.11萬億元,增長21%,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6.8%,比去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3.04萬億元,增長15.4%,占28.3%,比去年同期下滑1.1個百分點。
從區域來看,我國對歐美日東盟等市場進出口增長。前5個月,歐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值1.6萬億元,增長16.1%,占我外貿總值的14.8%。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1.51萬億元,增長21.1%,占我外貿總值的14%。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為1.35萬億元,增長23.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5%。
從貿易主體來看,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提升。前5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4.11萬億元,增長21.5%,占我外貿總值的38.1%,較去年同期提升0.5個百分點。
從產品結構來看,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前5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37萬億元,增長14.2%,占出口總值的57.3%。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機械設備出口分別增長12.2%和13.2%。同期,服裝、紡織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2萬億元,增長12.8%,占出口總值的20.3%。
進口方面,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此外,機電產品進口2.12萬億元,增長14.7%;其中汽車47萬輛,增加25%。
據海關統計, 5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環比上升。5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1,較上月上升0.4。這也顯示出未來我國外貿出口形勢仍有望較為樂觀。
“出口勢頭保持較好,有外需改善的原因,也有同比低基數的原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近期新興市場經濟體整體向好,發達經濟體運行平穩,歐洲黑天鵝風險減弱,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和出口經理人指數上升,對除中國香港以外的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增長較好。
不過,他也指出,未來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今后大半年內出口增速仍可能波動,但今年全年總體出口有望實現正增長,出口形勢將好于過去兩年。
進口方面,進口已經連續五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劉學智指出,進口快速增長有基數較低、價格上漲、需求改善等多方面原因,剔除價格影響的進口量保持增長。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漲勢趨緩,未來進口價格同比漲幅逐漸下降,價格對進口增速的抬升作用可能減弱。未來進口增速可能會有所下降,出現個位數增長。
商務部預計,2017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有望略好于過去兩年,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今后一段時間,中國進出口有望繼續回穩向好,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實現全年回穩向好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記者 孫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