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9日電 (記者 李佳佳)9日在上海舉行的2017“創客中國”高峰論壇上傳出消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正在籌建“中國產融創新聯盟”,以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的生態環境,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題。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任孫蔚敏表示,今后將深化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財務托管和貸款服務,比如充分利用“產融創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嘗試推動“政府風險補償基金+銀行貸款+認股權”三位一體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融資模式,再比如在“創客中國”平臺上推出與上海浦發行合作的“e企行”和“政采e貸”,以及與浙江信至尚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合作的“信e貸”三項金融服務,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自2015年推出以來,目前已聚集了近10萬家大、中、小企業及優秀的創客群體,匯集了近8千個創新項目,涌現了一大批如“大黃蜂”號物流機器人、泰州1001工廠、江蘇腳度科技等優秀企業和創新成果。其中“大黃蜂”物流機器人年產值已突破億元(人民幣,下同),并成功進入歐洲市場;泰州1001工廠作為創客代表走進中南海,目前該企業已完成兩輪融資,估值達1億元。
據孫蔚敏介紹,“創客中國”平臺在探索和促成產融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2016年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簽署產融合作協議,明確浦發行將在2017年—2019年為“創客中國”平臺的注冊會員和科技型的中小型企業提供1000億元的信用貸款,幫助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解決資金問題。
中國正處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和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小企業在實體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新興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和應用新技術的主力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表示,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與科技創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積極有效推動產融合作,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和培育壯大新動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他建議,“創客中國”平臺與金融機構、數據公司、評級機構等廣泛合作,將掌握的中國工業通信業經濟運行、中小企業工商和經營等海量數據,與上述機構的數據實現共享,對企業開展信用評級。同時,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探索與國外機構建立合作,支持“創客中國”平臺拓展海外業務,舉辦“創客中國”國際賽事,借鑒國外機構促成產融對接的經驗,推動中國產融結合不斷登上新臺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