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在市場各方高度關注投資者權益保護及糾紛化解的背景下,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開展的全國性糾紛調解工作將迎來新的突破。
投服中心總經理徐明昨日在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第二期全國調解員業務培訓班上透露,按照中國證監會的工作部署,投服中心正在抓緊推進全國證券期貨糾紛調解中心的建設工作,并力爭在年內完成掛牌工作,為形成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資本市場,為經濟社會平穩發展貢獻力量。
徐明表示,糾紛調解工作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調解員隊伍的建設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糾紛調解較之訴訟及仲裁等糾紛化解途徑,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優勢,主要體現在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成本不高、程序便捷、意思自治、對抗程度弱、和諧解決糾紛概率大等優勢。正因為如此,糾紛調解工作被賦予了“東方經驗”的美譽,成為當事人雙方化解糾紛喜聞樂見的方式,成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成立調解中心無疑對廣大投資者依法維權提供了更加靈活、多樣的綠色維權通道,使其能夠放心、理性投資,有效實現投資的保值增值,進而把我國資本市場打造成千家萬戶的國民財富中心。同時,在資本市場成立調解中心是對一系列政策法律的有效落實,是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有效補充,更是維護資本市場法治權威的堅實基礎。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投服中心調解員規模達到330人,登記糾紛案件4027件,爭議金額8.4億元,正式受理案件1433件,成功調解945件,投資者獲賠金額達到了7200萬元。
徐明表示,當前,要充分發揮調解在資本市場糾紛多元解決機制中的作用,有效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調解能力上下功夫,不斷增強調解權威性、公信力。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專門的適合證券期貨糾紛調解的工作機制,其次是要鍛造專業勝任、管理到位的調解員隊伍,再次是要形成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
(朱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