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0日電 (記者 杜燕 劉文曦)最先進的技術、最具顛覆性的產品……以“科技引領 融合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十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展示了批量“中國智造”的最新成果,讓觀眾感受最“IN”的科技活力,感知科技蘊含的動力。
“三城一區”引領創新增長極
一個圓環建筑模型,展示的或將是北京“新地標”。這是懷柔科學城展示的規劃中的全球最大光源。
“這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目前全球規劃中最大的光源,亮度要比目前瑞士最先進的光源還要高10倍,比美國的高70倍,建成后將成為新的國之重器,并將向全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和科學家開放。”懷柔科學城管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光源將于2018年破土動工,預計2024年建成。
“PM2.5去除效率超過99%”。展區內,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展示的汽車尾氣過濾器引來不少專業觀眾的興趣。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利摩擦納米發電原理,采用機動車尾氣的動能,產生高壓電場從而高效地靜電吸附發動機燃燒后的顆粒粉塵。
工作人員表示,該產品無需額外供電,安裝在汽車消音器或尾氣排放管上均可,可以用于工業、佳永機動車輛。不過,目前還沒有市場化。“今后研究所將搬至懷柔科學城,這樣更有利于開展工作”
據介紹,前沿先進、重大原創、世界水平,將成為懷柔科學城的專屬名片。今后,由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昌平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的“三城一區”,將成為北京引領科技創新的增長極。
3D、VR技術開啟新“視”界
展會現場一款運用硬朗線條設計、外形為迷彩坦克的VR特效影院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排隊體驗。
工作人員介紹,該影院是全球首款VR特效影院,突破以往同類產品3人座的人數限制,最大支持9座位,加快客戶吞吐量。除包含豐富的VR內容輸出外,還支持鼓風、震動等多種環境特效,讓體驗者在VR世界中臨場感大增。
一位剛剛結束體驗的退休教師李女士告訴記者,“影片觀看特別刺激、驚險,畫面感覺清晰、真實。音效配合也特別棒。特別是看到巨石打過來的時候,配合著“呲呲”的放氣效果,感覺就像是真地爆炸了。”
VR技術除應用在電影外,還讓博物館“活起來”。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成果展上,記者看到了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及HTML5等技術完成的養心殿蓮鶴方壺的VR修復。過去在博物館參觀只能看靜物,現在可通過VR技術現場體驗修復蓮鶴方壺。
最新高科技3D版新視界視康儀也在展會上展出,據介紹,這是一款改善青少年近視、弱視的高科技產品。儀器通過調節鏡頭的遠近、鏡內光點的模糊與清晰,為改善近視、弱視孩子提供訓練新方案,幫助孩子改善視力。
健康“智造”產品百花齊放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到科技健康產業。博覽會上,涉及高端醫療器械、流行病監測、國民健康管理、居家養老服務、在線醫療咨詢等的健康產品,一應俱全。
展會現場,一款多功能腦控感知椅上,兩位老年朋友正在進行大腦的放松、學習。現場工作人員楊娥介紹,多功能腦控感知椅是公司研發的一款互聯網與云計算、移動終端結合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具備腦健康評測、調理失眠、延緩大腦老化、提高專注力等八項核心功能。
如此神奇的椅子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楊娥表示,該感知椅通過采集腦電波,經腦電波專利算法再將腦狀態指數反饋到椅子的遠程數據接收器上,接著,椅子就會發出多道指令,通過調節椅背位置、音樂音量等,用戶就可以開始自我感知反饋訓練了。
此外,定位“居家養老陪伴”與“全科醫生助手”,廣泛應用于治療輔助、健康管理及養老看護等領域的“小天使機器人”;3D多軸曲面支架打印技術,制備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醫學影像傳輸處理系統,首創第一視角的開放手術攝錄設備……一批最新產品突出展示科技造就民生產業新氣象,給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完)